PLAYER553386 wrote:
如果當時日本不投降 蘇聯加入登陸戰
現今的日本也許會分裂成北日本、南日本
或蘇聯全贏 日本全面赤化變成「日本人民共和國」 ...(恕刪)
根據1945年二月的雅爾達會談, 蘇聯承諾將在德國投降後兩到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 且就未來佔領庫頁島南部與千島列島(當時皆為日本領土)與盟國取得共識. 依據此會談所達成的共識, 美軍在同年四月開始執行草裙舞計畫, 租借蘇聯百餘艘遂行登陸作戰的船艦(包含可搭載兩百名步兵的步兵登陸艇三十艘, 與若干巡防艦, 掃雷艦, 獵潛艦及浮動船塢等), 並在阿拉斯加幾近杳無人煙的冷灣訓練蘇聯上萬名海軍人員. 也因此讓蘇聯在日本投降後順利登陸佔領了千島列島.
然而雅爾達會談並未允許蘇聯登陸日本本土, 1945年七月的波茨坦宣言也把尚未對日宣戰的蘇聯排除在處理日本投降事宜的關係國之外. 在此情勢下, 蘇聯若硬要登陸北海道, 就要冒著跟盟國撕破臉的外交危機, 甚而引爆下次大戰. 此外, 當時北海道有五萬名守軍, 以當時蘇聯的海軍實力也無法備足登陸艦艇或提供登陸船團足夠的保護, 預期的傷亡人數可能已超出史達林可以忍受的程度. 所以蘇聯即使有心, 終究並未付諸行動. 當然也有說法是當時日本海空軍皆已近毀滅, 北海道守軍也非精銳部隊, 因此蘇聯登陸佔領北海道, 甚至南下侵攻本州都是可能達成的. 為阻止蘇聯侵攻日本本土的企圖, 杜魯門總統才要急著投擲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 使蘇聯不能用日本未投降當作侵攻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