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AAM wrote:
還是那一句,看用途
戰場二字說是簡單但其實種類很多範圍很廣,縱使是現代仍有場合適合使用螺旋槳飛機
看到後面總算有個懂得開口了.........

如果是地面攻擊機,打坦克等地面或海面目標,其實速度五六百公里已經超級快了,生存性、穩定性與機動性反而是要務,用螺旋槳搞不好反而強過噴射,在短場起降與加速性上更優,目前空優戰機也不是考慮以速度為主,早先在越戰時期,是以速度為主沒錯,所以才有F104之類的飛機出現,認為速度才是一切,甚至於在AIM-9發明後,F4連機砲都拿掉了,以為以後的空戰不再需要機砲,之後發現飛彈不若想像中命中率高,少了機砲造成飛行員折損率提升好幾倍,後期緊急改裝所有F4延長機頭段,將M61硬塞了進去,才又恢復了原有的擊墜比。
AIM-7出現後之後作戰慢慢從視距內,開始變成視距外攻擊,美軍檢討戰術後發現,先發現先攻擊才是最好的戰術,所以才有匿蹤戰機的出現,又導入了AIM120可以一次鎖定並攻擊多個目標,具主動雷達導引射後不理,同時不再追求戰機的速度,F22最高速還比不過F14/F15,反而是在談所謂的超音速巡航,也就是說飛機在不開AB的狀況下,可以長時間在超音速狀況下持續飛行,有點類似快速部屬的感覺,同時使用資料鍊連結,用後方飛機鎖定敵機,前機接收後機雷達資料發射飛彈後脫離,原本敵機可能假設有15秒的反應時間,可能只剩下5秒鐘,現在空軍戰術已經比電影看到得更加精彩且複雜很多倍了,我說的這個還是20年前使用的技術.....

如果真的速度是一切的話,美軍早就拿F16把A10換掉了,為何到現在A10仍舊是地面攻擊的主力?還有著空中坦克的別名?我想很多人不瞭解A10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生存性、機動性與穩定性而設計,從生存性上看,A10的整個駕駛艙下面是用鈦合金一體成形的,可以承受20mm機砲直接命中,引擎外掛可以在起火後減少對飛機結構的影響,輪胎半露在外可以在液壓系統失效後,仍舊擁有滾動能力可以妥善迫降於跑道上,雙直尾翅即使失去單邊,依舊可以持續飛行回家,從機動性上看,特殊設計的副襟翼,可以讓A10做出其他飛機做不到的"水平"急轉彎,是"水平"的急轉彎喔,以非常快的速度閃躲外,還可以以很快的回頭再過來再打你一遍,最後則是穩定性,平直翼而非後掠翼,讓A10有著先天的穩定設計,還有置中的GAU8 30mm機砲,不需要像現代戰機需軟體修正方向舵抵銷機砲偏位安裝的扭轉後座力,使得攻擊上也相當穩定,機翼面積大、高展弦比的機翼,使得飛機能夠有很好的載重,能夠攜帶大量的武器,戰車除了戰鬥直昇機外,看到A10應該更會發抖,因為上面武器大概是阿帕契的一倍有,現代戰機看到A10應該會想跑,因為當你用20mm機砲打中它,它十之八九會沒事,你用AIM9打中它,它也可能會沒事,但當它用GAU8 30mm打中你時,你肯定會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