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艦勢必要放大噸位,雖然定位是快速打擊的火力艦,但雷達偵蒐範圍小,空有一身好武功與利器看不到就是打不到~!!即便有岸置戰管或偵蒐範圍較大的友艦協同傳遞目標情資,小噸位在海象差的環境對航行操控與武器射控系統精度是很大的挑戰,人員值勤品質也會直接影響戰力~!!
houmh wrote:沱江艦加碼防空戰力 ...(恕刪) 這應該是為未來的迅二艦來做測試吧!他應該是要把海劍二發射箱直接放在後面(原放雄二的地方)來發射吧!!至於雷達就不知道要怎裝了!因為我不知道雷達有多大這些應該都只是做測試而已!我覺得現在比較需要先裝的應該是康定級~
houmh wrote:沱江艦加碼防空戰力 ...(恕刪) 有沒有可能把沱江艦上面的反艦飛彈全部拿掉都換成海箭二這樣防空型沱江艦至少48枚海箭二也算是防空火力很勇猛了如果要編成編隊的話兩艘反艦型沱江加上一艘防空型沱江出動這樣就可以有16枚雄三加上16枚雄二以及48枚海艦二除了反潛能力以外這樣一個小編隊算是很強了
sp0609 wrote:不一定要放大或修改,...(恕刪) 但蜂眼只能60公里搜索, 40公里標定, 海劍2是30公里射程, 那很夠用了那就不能拿來當海弓的雷達, 射程太短所以一分錢就做一分事, 多台組合出發, 其實就是範圍100公里的直徑圓, 會被不同台快艇的飛彈攻擊
newshunshan wrote:但蜂眼只能60公里搜...(恕刪) 我鐵口直斷一下,台灣下一代艦用區域防空飛彈鐵定是標二,天弓什麼的沒有討論的必要性,500噸的小艇有十餘枚點防空飛彈很夠了,海平面以內(30公里)的攔截窗口並不大,再多純屬浪費資源.
海軍同時規畫先造4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做為海軍三代艦的原型艦,並逐步替換成功艦與拉法葉艦。消息來源指出,雙船體巡防艦也完全是國艦國造,並以1年1艘的進度替換老舊軍艦,並讓造船廠維持穩定的造艦能量,而不是1次就把所需的軍艦建完。海軍估計,未來20年,可望造10到15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500噸的小船,就塞8枚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4枚雄二反艦飛彈以及12枚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沱江艦有聲納跟魚雷發射器,應該有一定的反潛能力。土共的056,1400噸也不過4枚鷹擊83,8枚紅旗10那3000噸的,塞個16枚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長白雷達48枚弓三,應該不會是問題
newshunshan wrote:請問一下為何你看好標準, 是不是因為可以買到標準3, 海基的區域飛彈 1.實戰經驗豐富,數年下來打靶消耗的數量有可能大於天弓的總產量.2.撥款簽約很快就能到貨,紀德級早已引進,美軍有極龐大的庫存.4.因為產量大所以價格低,對後勤的保障性也非常高.newshunshan wrote:還有為何30公里的攔截窗口小, 多謝 魚叉最快一分鐘飛17公里,從雷達發現->確認->鎖定->射擊大概只有一分鐘能用.newshunshan wrote:那海弓可以用在哪裡? 可以用在01給大家閒磕牙打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