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狙擊手執行任務後,為什麼不能留下彈殼?

彈殼???

彈殼是純銅做的...資源回收一公斤150塊

可以買個便當附飲料 還找零
always CoCa Cola wrote:
你們電影看太多了啦,...(恕刪)

此言差矣
狙擊任務也有的形式是必須遠離己方陣線潛入適合射擊的位置
完成狙擊後還要安全的從敵後撤退
這類任務型態在二戰與越戰很多

盡量不留痕跡(物品,足跡,聲音,氣味),挑選適合的狙擊點
以及進入與撤出路線安排都是很重要的

隨便用"狙擊手 遺留彈殼"來Google就查到一篇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e510724/post/1299687033
最後面就有寫為何不要遺留彈殼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承上所言

一顆遺留在現場的彈殼可以透露出很多訊息

甚至老練的"追跡者"可以從彈種判斷出槍型
(通常也是有經驗的狙擊手)
再從槍型判斷拋殼距離,定位狙擊手先前臥伏的位置
再從位置上的跡證(手肘、膝蓋、腳尖的痕跡)判斷出狙擊手的臂長,進而推估出身高

遺留的子彈可以透漏很多訊息出來,然後對手就可以調動大批人馬追殺你~

幾年前,曾經有個軍事網站開版的老前輩說過
"台灣軍隊還沒有狙擊手(sniper),頂多到精準射手(sharp shooter)的水準吧"

always CoCa Cola wrote:
那把蛋殼亂丟是否可以...(恕刪)

你把彈殼亂丟,人也要到現場吧?
你要在現場丟彈殼,要走路吧?會有痕跡吧?
感覺大家被美式電影毒害太深了, 好萊烏真的太厲害了,

j815062 wrote:
幾年前,曾經有個軍事網站開版的老前輩說過
"台灣軍隊還沒有狙擊手(sniper),頂多到精準射手(sharp shooter)的水準吧"


長官的觀念是: 打的準就是狙擊手!
有興趣的朋友們 可以看看
FM 3-05.222 Special Forces Sniper Training & Employment
有關 COUNTERSNIPER (反狙擊戰) 章節
是否提到空彈殼的用途

https://ia701208.us.archive.org/35/items/milmanual-fm-3-05.222-special-forces-sniper-training--employment/fm_3-05.222_special_forces_sniper_training__employment.pdf





Mike H wrote:
有興趣的朋友們 可以...(恕刪)


不能下載....
個人懷疑找到彈殼用來斷狙擊手
退路的可行性。就算從中彈者
中彈方向可以馬上知道開槍方位,
但是要找體積那麼小的彈殼,
一定要花一點時間,運氣好2個小時,
運氣差的話,一天可能都還找不到。
這段時間狙擊手都不知道跑到哪裡了。
再者,從中彈方向就可以知道開槍
方位,再去判斷狙擊手的撤退路線,
派人防堵。哪需要彈殼這東西。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應該是拿到彈殼
可以知道槍枝種類,型號,子彈的
製造國,槍手指紋.....來確認是
什麼組織做的。
SteveJTY wrote:
個人懷疑找到彈殼用來...(恕刪)

> 從中彈者中彈方向可以馬上知道開槍方位
這是第一步沒錯

> 但是要找體積那麼小的彈殼,一定要花一點時間
之所以世界主流是用狙擊手反狙擊手的原因就在此
己方的狙擊手會從人員被命中時的彈道與槍聲可以粗估出距離,綜合射擊方向搜尋判斷出適合狙擊的位置
因此不會有太多射擊點需要搜索
至於到據點後的搜索
這些人有的可以在赤道密林裡發現目標的腳印,我無法理解他們的眼睛是怎樣的構造.

假若趕到時對方狙擊手已經撤退,但很不專業的遺留了些東西
從遺留物可以推測出對手的種類
不同對手會有不同的撤退行為
例如越戰時
美軍與澳洲特種部隊雖然都是師承英國SAS,但實際表現傾向還是不同,至少英國人自己分得出來.
那這些都可以做為追蹤參考

這算是情報戰的一種概念
只靠一個片面資訊(彈殼)當然能知道的有限,但越多片面資訊可以拼湊出越完整的實情
因此留給對方的訊息是越少越好
隨手撿走彈殼可以讓對方少一份判斷資訊,有益無害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