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是需要時間的累積如果認為做不起來就不動手做那永遠也只能外購如果台灣現在要自製戰機最好的方式飛機外型電控系統自製 發動機先採外購一部份經費撥去發動機研發但關鍵是要不要網入大學理工科學生等莫約5-10年後看有沒有完成發動機生產製造
元始天王 wrote:經驗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恕刪) 我只能說不是這一行 不了解也不清楚錢非航太研發的絕對要素 阿拉伯世界有錢但非航太產業發達之處人也非絕對要素 要不然大陸與印度的人才大軍早就超英趕美了工業技術也非絕對要素 不然蘇聯/俄羅斯的航太技術為何仍落後英美一截市場 工程技術 人材 還有機緣 等等都是航太技術發展的關鍵30年前我也不懂 哈哈 想當年我也是份青
小優尼斯 wrote:我相信是做的出來只是...(恕刪) 能不能輸出武器要看政府的決心與智慧了,美國能力很強大,但絕對不是萬能,不然韓國,以色列,瑞典,瑞士,德國,法國就無法自行輸出武器了,過不了多久日本也會加入武器出口的行列還有就是軍備不能單純看價格,還要看人家願不願意賣你,F-16也是在IDF成功之後人家才肯賣
我沒記錯的話,IDF的發動機是美商公司研發出來的發動機美軍不採用被我們看上,透過關係瞧好久美國才同意給IDF裝上,而且IDF當初的設計是攻擊型被美國出面干擾,才改變設計成防禦型的簡單的說,台灣要研發武器還是得看美國的顏色不是不能研發,而是老大的拳頭很大不肯啊.還有啊,當初因為對岸核試成功,老蔣有指示要研發核武的被某人出賣,結果就...
傑洛米168 wrote:我沒記錯的話,IDF...(恕刪) 美國當時本來就沒有適合給得中小推力引擎而蓋瑞特又因為其開發案得合作夥伴義大利那邊退出,就順勢由我方接手與它們合作完成這組引擎由於蓋瑞特本來就極想切進這一塊市場,所以在開發上給了不少額外幫忙與提供資源(當時那個研究費用實際上沒那麼便宜,是蓋瑞特自己主動吸收了很多開發費用)計畫得最終成果TFE-1042-70已經算是比原先該計畫預估推力更大得程度了,當然美方不給推力比提高到8以上是個缺憾,但平心而論配和機身得配合度不錯,不然就算推力再大,但機身載油量不足還是沒用,只會更短腿而已
口號震天響......行動沒半人........新一代國民.....連當幾個月的兵都嫌........還肖想發展新武器??不要把寄託都放在志願役或職業軍人身上.......簡單講: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用想的.......人數眾多......會去實行的..................................謹謹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