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國內廠商首製軍規捷式四輪裝甲車曝光


coumtertm wrote:
所以還是商規= = ...(恕刪)


抗地雷能力=0
地雷是防守神器,

IED則是游擊戰術伏擊入侵者的利器,

國軍身為防守方,

對於抗地雷抗IED的優先程度並不高.

hn1271n wrote:
可以在合約上註明要先...(恕刪)


美軍大概會兩手一攤:
車都在那裡,自己挑自己驗去!!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城市之虎 wrote:
抗地雷能力=0...(恕刪)


說真的....
若是碰上外國遊擊隊那種用數顆榴彈炮彈組裝出來的
IED....大概沒甚麼車扛得住,戰車也一樣!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如果老共有機會去攻擊這輛四輪甲車,那國軍大概也死得差不多了。
我比較希望四輪甲車的防水、越水能力夠好,總不能發生水災都要出動AAAV7吧!
*現在軍方救災優先於軍事用途。

期望新四輪甲車性能是不正確的,那是只有在共軍大舉登陸而我們在反擊時有點機會和緩攻勢,
問題是老共登陸了,那我們就完了
我查了一下資料,德國人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搞把防彈車體套在卡車底盤

U416輕型卡車

套上防彈車體

就成了UR416裝甲車
所以國產捷式輪式裝甲車很可能要取個型號UR424? UR425?
當初國軍裝備V-150輪型裝甲車是看在該車具有浮游涉水能力,在台灣西部地形上是有必要的,所以在初期都會進行渡河演練。至於抗地雷、IED等性能,在整體作戰中,是要看把該車當做甚麼用途,使用需求是甚麼,是否有必要具備。反之,如果是對岸所開發需要在台灣作戰中使用的輪、履裝甲車就有可能需要具備抗地雷、IED、浮游涉水的功能。
現在廠商所聲稱要以此型車輛取代V-150,短軸、短輪距是比V-150更適應城鎮中作戰,但沒說是哪種的城鎮中作戰,是對低衝突的暴民鎮壓用還是敵我雙方城鎮作戰用??
有抗12.7mm口徑抗彈能力,是抗哪個面(正、側、頂)??射擊距離、角度是多少??
剩餘載重多少??除了遙控機槍外還可換裝、加裝哪些國軍現役裝備,模組??
浮游涉水能力??
在為因應城鎮戰用讓車型縮小後還剩多少餘裕轉換哪些構型??轉換構型後還剩多少機動力??
如全都具備,該加的都加,該有的都有,這一部要多少錢?如換成國外廠商的會不會比較划算?
還有很多,不多例舉
上述沒有一定的答案,全看使用需求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pw5stf wrote:
當初國軍裝備V-15...(恕刪)


照媒體報導 一輛要2000萬

YOUTUBE 影片
sp0609 wrote:
地雷是防守神器,IE...(恕刪)


這個...前輩..不能因為我們採"守勢作戰"而忽略"防護力"的價值阿....

多年前,我參加了"2004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

當時有展示出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HMMWV)悍馬車....上面架一挺.50機槍...
小弟有幸上去操作一番,當操作完了之後....小弟感到疑惑....

於是就問了在下面負責講解的軍官

"為何沒有裝機槍防盾???"

下面的軍官(官階中校)...竟然給我的答案是...."因為我們是守勢作戰 不需要防盾 影響機動力"

小弟聽到這些話,其實當場心情像現在前輩給的答案一樣"頭上出現3條線"....

就因為是"守勢作戰"...所以不需要提升防護力????

況且,機槍防盾不需增加很多的重量(比起現在美國用的悍馬+機槍塔).....

不論是守勢作戰....或是攻勢作戰...載具都需加強防護力.....

以便多留一分戰力.....

還有..當時問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黑鷹計劃"-摩加提休之戰....
有多個悍馬頂部武器射手(.50機槍)車輛上因為沒有裝上"機槍防盾"....而遭到射殺.....

前車之鑑阿.....


pw5stf wrote:
當初國軍裝備V-15...(恕刪)


前輩問的話題....很專業......
但稍微有點"機密"

抗彈角度.....很重要......
一旦被敵人知道...就知道對付此載具的方法....

就算是天下無敵的"艾布蘭" "雷克勒" "豹2" "挑戰者2"...只要被敵人知道些數據.....
也有吃鱉的時候....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