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f2000 wrote:
我很懷疑這則新聞的真...(恕刪)
這不是新聞,
是一本雜誌"海陸空天慣性世界"(NSSA)上的一篇專欄,
作者是對岸頗有名氣叫pupu的大神(專家),
idf301大貼出來的是其中一段,
至於全篇等我找到會貼出來大家一起欣賞,
對岸讀過完整版的已經有貼心得出來了,
PUPU的NASA裡面說的殲11B,殲10B,還有太行
因為有些朋友讀簡體字不太習慣,
我用軟體轉成繁體字貼出來:
有網友貼出來了,但是不全,該期NASS主要說的是:
一、2007年前,殲11B與殲11BS存在大量的問題,原因在於毛方不可能轉讓強度測算法,導致了殲11B,Bs在新材料與雷達運用上強度配平運算極不準確,需要大量的補強與配平,高G動作受限(網上說的被證實)。2007年後逐步消除了這些問題,但是動力很糟,質量不穩定,需要5-6年來完善。(2011年還是2007年後算沒說明)---但是後篇對太行發展型居然HKC的厲害
二、沈飛現在殲11b,Bs已生產130架,2011年問題很多,參加金頭盔成績很爛,2012年參加金頭盔成績不錯,現重點放在了殲15,殲16(尤其是該機型),以及粽子上,現在負擔很重,生產計劃排到了2020年了,連無人機都給南方生產,近期還跟毛方聯合搞隱身長航時無人機,
三、殲16現在是空軍給沈飛的最重點任務--研製一款能夠與F15E媲美的戰術攻擊戰鬥機,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海軍對此觀望,採用的是飛豹改進型,殲16具有AESE,以及更先進的設備--相比殲11B,俄方認為,殲16對於重心的佈置掛點佈置要求更高挑戰更大,但是沈飛通過殲11A/B,BS,逐步掌握了相關改進技術,應該能夠克服(難道俄方認為拿殲11B算練手?)
四、蘇35一直是針對中國出口的項目,T50中國連看都不去看。蘇35發動機不能運用在殲11B,BS,15,16上,否則俄方不提供保障,但是有俄方專家認為:117S中國將運用在殲10與殲20上,進口蘇35就是為了它,(這很矛盾,殲11系列不讓用,那10與20就讓用了?而且基本的機匣位置都不一樣)。
五、有一個殲18項目(殲11c),在殲11B基礎上更強有力的多,但是現在是殲16優先---看來空軍現在只想讓沈飛先把殲11B,BS改好,把殲16殲15搞利索了,因為現在空軍更看好另一空優型------紅褲衩來了!
六 殲10B系列,換DSI,複合材料更多,裝PESA,追蹤F35的航電准5代航電技術,更強的飛控,超音速性能不降而修後機身,機體改動很大,亞音速性能更強,由於改進非常大,運用大量5代技術,導致研究比較緩慢,現在已開始進入量產階段最重要的是,裝WS10B試驗良好,「讓人放心的多",推力更大,可靠性,推比與壽命維護以及潑辣性比Ws10A強的多(文中意思可能與99M1差不多),現階段為殲10B試驗Al31FN(有99M1技術)與FWS10B並行,計劃為殲10B生產階段全面換裝FWS10B,空軍測試殲10B認為能壓倒幻影2000-5與F16C/D系列,屬於四代+,馬曉天曾對白毛代表團稱,11系列怎麼也難以擊敗10系列,10系列很令人鼓舞等等。
最後,南北兩大集團產能都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現在空軍急迫替換殲7,殲8近千架二代機。
毛方普遍認為,蘇35是殲20前的外購過渡。當然也有認為是為了純粹的117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