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航太展更新 TFE-1042-70 雲漢計畫 - 中華民國的驕傲!!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奇怪了 太行怎麼來...(恕刪)


太行本來就是從CFM56和AL31後燃器而來的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奇怪了 太行怎麼來...(恕刪)


我前面就提到太行參考的CFM56核心機的設計,是我主動提到並且說明的,怎麼到你口中好像我不承認了呢?但是參考了核心機設計就叫抄襲?抄襲本質是低技術含量的行為。太行從原始設計、材料、工藝、製造、測試、數據的獲取,都是中國自己獨立完成的,你說是抄襲,你覺得中國能夠通過其他渠道掌握CFM56上述流程相關信息?在航空發動機上,0.01mm的誤差都可能導致發動機設計失敗,怎麼到你口中就好像變成了大家測繪仿製一下就能做出來的東西了呢?

呵呵,航發這種東西就是靠數據和經驗積累說話的。你覺得抄襲能成,台灣為什麼不“抄襲”F16的F110發動機呢?起碼,把關鍵部件抄襲一下,比如高壓壓氣機的葉片或者高壓渦輪的葉片,至少可以幫F16降低維護成本和延壽啊。台灣能不能生產二代以上單晶合金葉片(甚至是一代)?有沒有葉片表面塗層工藝?有沒有粉末冶金生產渦輪盤的工藝?你自誇“前業內人士”,你說說吧。

只是有機會接觸CFM56實物,就能“抄”出一台小涵道比(相對而言)的戰鬥機大推力發動機,是不是把航空產業的設計難度、生產難度看得太低了?


空谷101 wrote:
太行本來就是從CFM56...(恕刪)


你是想說太行的加力燃燒室嗎?我搜了一下,某條百科上的消息,我不確定,但是這個信息是很值得懷疑的。太行確實參考了AL31,但并不是在這裡,而是另有部件(這個部件也導致AL31不像F100和F110那樣的正港第三代大推力軍用發動機)。不過新版的太行(WS10B)已經把這個部件換成國產,並且趕上同代產品的技術水平了。

Charlie2020 wrote:
一堆人不相信台灣能...(恕刪)


文章人氣: 116,202 真是令人難以相信! 這篇文章傳播出去 讓我們的同胞知道中華民國27 8年前就有一批人勤勤勉勉 不辭個人辛勞 幫國家完成二代戰機的設計與量產 成就了中華民國第一架自計設計製造的FCK-1經國號戰機 我們還是有能力設計建造一個犀利的戰機的。

現在我們又到了另一個重要的關頭,再一次挽起衣袖為了我們的生存必須再度開始建造下一代戰機 請大家支持國家的重大軍武建設!
Henry_S wrote:
現在我們又到了另一個重要的關頭,再一次挽起衣袖為了我們的生存必須再度開始建造下一代戰機 請大家支持國家的重大軍武建設!...(恕刪)


台灣的航太產業已經成型,這是拜IDF之賜。基本上漢翔有肉吃,周邊供應廠商就有湯可以喝。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我看了這個辯解後只能...(恕刪)

哥,太行這顆引擎是高低壓對轉,F110是高低壓
同轉向,這要怎麼抄啊?

Henry_S wrote:
現在要開發一個類F35B...(恕刪)

胡說!這時候找老美合作開發類似f35的飛機,
依idf的經驗,老美決對毫不客氣的,找各
種理由,把f35的開發費用,全部灌給台灣,
讓台灣出這筆幾千億美金的費用!
jfkcity wrote:
..胡說!這時候找老美合作開發類似f35的飛機,
依idf的經驗,老美決對毫不客氣的,找各
種理由,把f35的開發費用,全部灌給台灣,
讓台灣出這筆幾千億美金的費用!(恕刪)


亂說,通常老美武器的研發費用都是叫日本出,IDF每架才2500萬鎂,怎麼看都不像是自主研發的,日本F2每架是1億8百萬鎂。

陳小春2525 wrote:
亂說,通常老美武器...(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2500萬美元是把所有成本都算進去的價格或某些成本是攤到其他支出,這差別很大。我職場上就常遇到把成本攤到其他單位來壓低特定產品成本,當然這是公司營業考量啦。

zx101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2500...(恕刪)


自研比例越高,對本國軍事工業的支撐也越大。90式、F2就算花錢多,但是大部分錢還是流向日本自己的企業,有助於企業的正向研發。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