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eddy wrote:
南韓新加坡以色列等一堆徵兵制國家.其人均所得也都能超越台灣.....那台灣放棄徵兵制.又換來什麼好處?
(回頭來看.從2000年扁上台並開始縮短義務役役期後.台灣經濟表現?就開始跟不上維持2年徵兵制的南韓新加坡的腳步.....就更顯得諷刺了)
而要擔心人家的義務役不能用?
其實上述這些徵兵制國家.其武器裝備水準都不輸台灣.....以主力戰車來說.人家不知多少年前就已進入[120砲俱樂部]了.不也是交給義務役操作巴(恕刪)
如果不能至少消滅、威脅中國艦隊與空軍,你養再多的陸軍要幹嘛?等著被轟炸嗎?
以前那種當兵操練養出來的就是民兵等級,養百萬民兵等級的義務役,然後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等著被岸轟。
迪加摩斯戰役,只打了兩天,雙方都沒有動用重火力,10幾倍的民兵打不下180人的精兵。

新加坡 南韓 以色列 陸地接壤,所以必須有強大陸軍,當敵方大軍壓境要抵擋住。對方陸軍轟炸,己方的強大陸軍是有用處的,至少可以反壓過去,台灣是一個海島,養陸軍不是為了搖旗吶喊吧?
如果完全失去海空權難道要被轟炸死百萬人用步槍去抵抗飛機艦炮。
事實就是錢不夠,要飛彈,要各種精確打擊武器,要防空要制海系統,而且一堆武器裝備都要精兵制。
這事情有沒有解決方法?有啊 加稅!把預算堆放在國防!
中華民國各年的總預算現在全部擺在國家圖書館裡面,你可以去看看。
為什麼蔣介石時期台灣發展落後,從戰前工業化全亞洲第二,變成後來不知道排隊到哪裡去。
從國家總預算的99%到60~50%國防預算逐年向下。整個國家落後二三十年的空白。到了十大建設再洗腦成為經濟奇跡。歷史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你要奪取制海、制空就要精兵,兵不常駐不能練,這在1990年代二代艦就已經定下來了,和扁不扁沒關係,不是志願役不上二代艦。
精兵志願役制度也不是一個總統決定的。陸軍特戰化,聯兵化,這都是在陸軍將領口中說出來的。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美國這麼強大的國防力量,也可以發現他們兵力少的可憐。但是美國精兵制度退伍下來的後備軍人,卻也是世界第一水準。
如果台灣練好志願役,未來可戰力量加上後備是達到80萬,而且都是經過精兵訓練過的。這個數字難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