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t524169 wrote:
吳揆﹕我戰備儲油12...(恕刪)
不,只是M1A2這款戰車使用的渦輪燃氣引擎極為吃油,在國際市場上是相當有名的。而極為倚賴後勤的M1A2碰上了不太重視後勤的國軍…
如果是俄國戰車,埋在沼澤裡60年,洗一洗就可以再開…那樣的戰車就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照顧。
吳揆﹕我戰備儲油126天 全球最高
↑
我比較相信本身在控管存油的朋友,而不相信官員的說法耶。
軍用油的存量是機密,油庫不是以露天及公開的方式建造
在平時狀況下,部隊油料部分會由中油直接供油
戰時另有方式供油
實際存量遠多於帳面數字
↑
如果您有認識實際在控管油料的朋友,
不妨提供一下數字給各位參考吧。
因為我只認識這麼一位朋友,
對於機密的效息來源本來就不多啊。
蘭同志 wrote:
不,只是M1A2這款...(恕刪)
我說過,台灣沒有像美國要在中東馳騁千里
以M1的450km續航力及台灣的幅員和地形,M1耗油的缺點反而不易凸顯
後勤是要從制度面去改善,總不能說因為後勤有問題,所以武器都不更新吧
以這邏輯,台灣連輪車、反裝甲火箭也都不能部署,因為後勤有問題...
你可能不知道,部長除了在公開的質詢台上說個大概
下台後,還需在機密會議中向立委交待真實數據,因為立委必需知道錢用在哪
如果部長在質詢台上吹牛,你覺得立委會放過這搏版面的機會嗎?
所以真實的數據只會比部長說的多
至於存油,請先跟我解釋為何民生存油不能在戰時拿來用?
唯一能知道的是,歷任國防部長都說撐七週沒問題
七週>三週,實際存量>七週
這還有什麼問題嗎?
您就算不是軍職退伍,也一定當過兵吧?
如果部長說的就是可信的,那就不需要再去問實際從事的人員了。
不要說油料好了,
我們光說武器妥善率、裝備檢整、甲操、接戰程序、應戰時間,
究竟國軍有哪一項數字不是做出來的…
就說應戰時間好了,
從開始噹噹噹到大家站定位,
我們的規定時間是90秒…
90秒要做什麼?
先衝到你負責的兩個或三個水密門,
每個門鎖上10個以上的螺絲,
再跑到你的備戰部位,穿上救火衣拿好裝備…還要套上救生衣。
就算是事先知道今天下午三點會備戰,
90秒也只能剛好抵達就定位點完名而已。
再說續航力好了,按照表定油料我們可以走4500哩,
在海上出任務10天…
可是冰箱從來就不可能裝那麼多東西吃,
頂多只能出海7天已經很厲害了。
最大航速29節也是不可能的事,
開到22節船就會開始抖抖抖…
說這麼多別的事情只是想說:
我加入海軍之後我不敢相信政府或是高層說的什麼事情,
太多事情都是用生的生出來的,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盡力把事情做好,
可是傻傻地相信上面說的話還不如自己去了解實際情況。
我在中油的朋友給我的數字這幾年來沒有變過,
因為我們的戰略想定就是撐一個月就好…
反正撐到第15天共軍就沒油了…
國家這麼窮了不太可能再去負擔什麼偉大的理想,
就像菲律賓今天買一台航母會被我們嘲笑一樣,
對於軍費、後勤補給,我們都只能一點一點地使用。
F35也好、M1A2也好、志願役制度也好,
太多東西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使用、操作…
就像法國的拉法葉回來時還是匿蹤的,
雷達上什麼也看不見,
現在在雷達上可是雪亮的呢…
kurt524169 wrote:
我這句再問一次﹕「部...(恕刪)
民生用油在理論上是可以在戰時用
但,要如何取得是個問題,作戰部隊不會去想民間的中油還會開很厲害的設野戰加油站或是派車伴隨部隊前進,也不用去想路上的民間加油站在戰時還可以使用,並會影響作戰限制,只有軍方自己的補給系統有辦法在戰時開設或預置加油站或是伴隨部隊。
在過去臨戰演習時的後勤補保,民間系統是無法支撐的,有太多東西是在戰時無法取得。不然軍方也不需要在各戰區設立各軍種多個油料庫因應戰時需要,直接向民間取油就好了。
軍在戰時用民油在平時看不出有甚麼問題,看起來也很合理,但實際操作後無法達到軍方作戰需求時,問題就出現了。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