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養一隻會投降部隊
不過國軍的建軍史真是蠻丟臉了
除了少數勝仗外
如了張自忠(西北軍出身),孫立人(清華出身)
蔣委員長自己帶的兵將
丟兵卸甲 傷害百姓 屢見不鮮
228草鞋軍清鄉的陳儀
花園口決堤造成1200萬百姓受災
現在志願役
部隊長更是要時時注意部隊死角
是否有男女兵關起門來打炮
尤其是紀德艦輪機房
資電通軍電信機房
要是網路上素人av都是出自於軍中
日本AV業或許會跑來台灣選角取景
以前長年戰爭 造成國民營養不良 八股教條以及種種愚民化政策造成
國人智慧未開也就罷了
現在時代不一樣
新時代的國防要有新時代的思維
國軍現在的編制很奇怪
戰鬥部隊少
支援部隊多
連海陸出身也躲在資電通機房吹冷氣
有個朋友在陸軍通信群
演習幾乎用手機通聯
臨時架台是給督導官看
最近幾十年 通訊技術真是突飛猛進
手機應用已經躍昇幾個世代了
從純語音 到現在影像互傳的抖音, 視訊
國軍的LKK通訊設備感覺很LOW
gprs19 wrote:
連海陸出身也躲在資電通機房吹冷氣
有個朋友在陸軍通信群
演習幾乎用手機通聯
臨時架台是給督導官看
最近幾十年 通訊技術真是突飛猛進
手機應用已經躍昇幾個世代了
從純語音 到現在影像互傳的抖音, 視訊
國軍的LKK通訊設備感覺很LOW
無意冒犯
但我覺得大大對通資電是否有所誤解,特地上來解釋一下
畢竟自己是通資電有線電交換士退伍,總是要出來說幾句話
首先國軍的通信設備很爛很舊沒錯,當時也一直在抱怨
前些日子美國要賣新系統我感到很開心(雖然不關我的事了)
我第一次聯勇時,火協中心的火協官確實是用手機通聯
(我看到的大部份參與演訓的軍官也都如此)
當時我只是小小的架設兵、級職二兵,啥都不懂
長官用手機通聯,對交換機與交換士來說自然樂的輕鬆
現在想想還真丟臉
但唯有那一次了,之後所有的演習,都在門口設置管制站
手機都要交出來放到管制箱,所有通聯都要用軍用系統
(可見得還是要看所屬單位怎樣製定規則)
可千萬一竿子打翻一條船,我當時可沒過的那麼爽,還越來越嚴格
實際演習是不能帶民用手機進去
下基地出去開台開設只有帶隊官可以帶手機做聯絡,其它人則不行
所有事前通聯測試最為重要
一般演習、基地前都有1~3周的準備時間
讓我們做機器檢整、通聯測試、人員配置...等等
通聯測試最為重要,基本上都是在中山室設定好,幾台交換機線接上,測過沒問題
最重要的一環反而是落在多波道身上,外部通聯8成都要靠多波道系統
也因為常常多波道掉鍊子,常害我背黑鍋
另外還會依任務的需求不同
交換機會與軍租線(民線、直通線)、無線電、陸區、救災系統作整合
軍租線(民線)就是拉一條民線接到交換機,讓民用手機、室話可以直接打到軍用電話
(反之也行)用軍用線路打民用手機或室話。
高勤官都有配發軍用手機就是這樣的系統(可直接用軍用手機打民線、手機、軍線)
一般較大的總機也有跟民線接在一起,所以如果是為人父為人母有在當兵的小孩
但不知道安官桌電話,可以直接打總機民線直接請值機人員轉到所屬連隊
直通線則是中華電信拉好的線路,但沒有送訊號,可以做為長官一對一的專用線路
無線電與交換機接在一起,讓無線電能與有線電可以互通(但幾乎沒人用,很麻煩)
講話方式也是要按著無線電方式,太難溝通了,而且有雜訊
陸區系統我覺得最可惜,幾乎演習,桌上都有擺2台電話
一台是傳統有線電KY2000、一台是陸區系統
但幾乎沒人在用陸區系統的電話,以下是我覺得沒有人在用的原因
1、轉接系統時間過長,需要2~30秒,常常撥出去要等待2~30秒,軍官都耐不出性子
2、有線電轉陸區、陸區轉有線電要啟動碼+6碼軍線, 軍官大多只會撥總機12
3、一般軍官在辦公室沒有陸區,只有傳統有線電,不熟陸區電話
救災系統跟軍租線(民線)功能一樣,只是它是插SIM卡,沒錯就是手機的SIM卡
它的功能與軍租線(民線)一樣,實現軍轉民、民轉軍的系統
因為軍租線有很大的限制,後期都是直接接救災系統
以上都是有線電交換士要會,我除了第一次聯勇看到軍官帶私人手機通聯後
之後的通訊工作只有越來越雜、越來越精實,我們也越來越抖
因為只要不通,旅通官直接殺到我們這邊開幹
另外樓主也誤解了一點,演習指揮所開會都用遠程視訊了
視訊、資安是由資訊組負責,他們在演習的工作就是架網路、視訊、網路電話、筆電這塊
無線電還有負責衛星電話
自然也有傳統的布板、手旗、傳令、野機....等等。
夏天機房吹冷氣是很爽沒錯,不會流汗、內衣都是乾爽的
但有沒有想過冬天值機也是要吹冷氣
晚上要坐在鐵椅子8小時(22~06),只能穿2件外套,不時就有人來督導
規定還沒完善前的時期,帶小說、報紙、飲料沒人管
部簿只要寫2本(工作日誌與人員進去管制簿)
那是學長的福利,我只是小小的二兵,我只有中午送便當能到那地方
沒想到軍團發了一個電話記錄,內容是值機場所的準則及規定手冊
簿冊從要寫2本增加到10多本,機房也從3樓移到旅部1樓
飲料、食物、讀物通通不行帶,時不時就有人過來督導
一般旅級電話都很多,較大的總機值班人員還會配到2個人員
還要抓空檔寫簿冊
以上我都覺得還行,最可怕就是機器突然秀抖了
用電腦的說法就是當機、死機,重開機、重置無效
而總機掛掉在星期一到五可是如同惡夢的存在
旅通官、連長(副連長)通通跑百米的速度殺到總機罵人
而唯一會修的人是遠在外縣市的協力廠商。
那種無力感現在想到都會怕。
憑良心講,部隊通信還是有一定的能力,一部份受限機器老舊
一部份人員的專業。人員還是要回歸本職
機器老舊不是想換就換
但國軍自己能做,又沒作好的就是把人用錯位置了。
像我一起受訓的同學
下部隊後叫他接車輛,軍械負責人弄些與通信不相關的事物
日子久了,通信學校學的都忘光了
在通校偶遇,連最基本的有線電接續都不太會了。
但別忘了,他還是掛通信兵科、占通信專長的缺
等到要演習時,他可是要負責他所屬單位的通信設備
這時候是人員不行,還是機器老舊。
通信是2個缺一不可。
最終又烙下演習都是拿手機在用的既定印象,想想也很可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