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烏克蘭大反攻已經失敗

Lyman 戰場,第一個被烏克蘭官方承認的動員青少年陣亡,得年17歲。
從七月就說已經失敗,怎麼到12 月了仍沒有全線潰敗? 不管是俄粉或烏粉,客觀一點別偏袒報導帶風向。
Cariashs

無法客觀的人才是該滾的吧!有意見就是塔綠班? 我是支持侯趙的,誰跟你滿口謊言! 好了,這是最後一次回應了,等你的俄軍大勝吧!

2023-12-07 9:03
alanchentw
alanchentw 樓主

認知作戰的毒瘤還在裝公正,快滾回你的塔綠班平行宇宙去。

2023-12-07 12:32

拜登肯定選不上了!!

活該幫綠蛆的下場

潛水500年浮起來還是綠蛆一樣綠,白鳥一樣白,藍狗一樣藍!沒辦法改變甚麼只好繼續潛水去!
alanchentw
alanchentw 樓主

亂講。拜登沒有幫綠營助選

2023-12-05 16:27
Cariashs wrote:
從七月就說已經失敗,怎麼到12 月了仍沒有全線潰敗? 不管是俄粉或烏粉,客觀一點別偏袒報導帶風向。



就自嗨使用啊!!!!!!!!!!!!!


alanchentw
alanchentw 樓主

已另開專供塔綠班使用的讚頌大樓,塔綠班部隊立即前往朝聖,不得有誤

2023-12-05 16:21
標題說的是反攻失敗,有問題嗎?

烏克蘭全線的進攻都是潰敗收場,

有問題嗎?

現在烏克蘭已全面轉攻為守,

換俄羅斯在反反攻了,

你要另開一樓說烏克蘭的防守什麼時候失敗嗎?



Cariashs wrote:
從七月就說已經失敗,...(恕刪)
alanchentw
alanchentw 樓主

邏輯清楚,正解

2023-12-05 16:22
浩浩蕩蕩的春季攻勢

收官時10萬人傷亡,收復8個村莊。

照此計算,只要再傷亡2500萬人,剩下的2000個村莊收回來也沒問題。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alanchentw
alanchentw 樓主

俄軍最新戰報,烏克蘭大反攻期間戰損13萬人。扣除水分,10萬人算是恰當。

2023-12-05 19:19
economic

狀況是烏克蘭大機率打不太下去了 裝備和人員的消耗跟不上 歐美給的援助變少 而俄羅斯則從馬林卡開始取得實質性比較大的進展

2023-12-05 22:00
NATO 定調了。烏...(恕刪)

美國民主黨政府官員在Washington post推卸責任,說烏克蘭反攻失敗,是因為烏克蘭拒絕執行美國版本的計畫。
●美國要求全力攻打南線,摧毀塞瓦斯拖波爾對外連通橋樑阻止俄軍增援。
==〉烏克蘭分兵攻打Bakhmut等另外3個城市。
●烏克蘭要求1000輛各式戰甲車,美國超額給出達到1500輛。
==〉烏克蘭說車輛保養狀況很差,不適合戰鬥,裝甲車缺履帶。
●美國要求在4月就發動大反攻,已經給足所有烏克蘭要求的裝備。

☆司機沿路到處拍門求爺爺告奶奶化緣,要求支持飛機坦克防空飛彈等裝備,哭訴裝備不足,哭訴反攻旅已編成但是空等裝備,,,過去半年這種新聞不斷出現。
☆反攻前,美國小屁孩還在網路群組上公開洩漏美國版的南線反攻計劃,包括兵力編成進度,反攻路線圖等等。
《紐約時報》:美國防機密數十年來最嚴重外洩,援烏反攻、中東印太戰略皆被翻拍上網
☆美國Ditch 公開厲聲斥責司機,說武器夠多夠用了,不准抱怨,必須要感恩說謝謝,也鬧上新聞。
同時不斷出手阻止公開發言有意援助北約現役飛機的英國(Euro fighter)/瑞典(Jas39)/丹麥(F16),導致北約援助軍備被俄軍用長程航空滑翔炸彈+Lancet無人機炸光,瓦解烏克蘭抵抗能力。
戰損10萬人慘敗之後,又在美國報紙上進行大內宣洗腦認知作戰,推卸責任。
●美防部老番顛!完全不給任何空中武力,還指望烏克蘭3個月內打穿俄防線進入亞速海?
●戰前所有反攻計劃被美國小兵在網路全部洩光?
●烏克蘭只戰損幾千人?美國到現在還在說謊?
反攻陷僵局!華郵曝美烏在籌備階段就有誤算跟分歧 開打後相互指責

2023-12-05 16:57 聯合報/ 編譯
周辰陽
/即時報導
隨著冬季接近、前線凍結不變,烏克蘭最資深的軍方官員承認,對俄戰爭已經陷入僵局。華盛頓郵報4日發表了2分長篇報導,描述了烏克蘭夏季對俄羅斯佔領區的反攻如何在樂觀的情緒中孕育,卻未能實現預期的衝擊。資料照片。美聯社


隨著冬季接近、前線凍結不變,烏克蘭最資深的軍方官員承認,對俄戰爭已經陷入僵局。華盛頓郵報4日發表了2分長篇報導,描述了烏克蘭夏季對俄羅斯佔領區的反攻如何在樂觀的情緒中孕育,卻未能實現預期的衝擊,並在華府與基輔之間製造了摩擦與事後批評,也對烏方收復決定性大片領土的能力產生更深層次的質疑。


華郵的第一篇報導對烏軍反攻的籌備階段進行了調查,內容建立訪問了超過30名烏克蘭、美國與歐洲國家的高級官員,根據報導先行整理的重點,包括烏克蘭與英美兩國軍官舉行了8場大型桌上兵棋推演以制定戰役計畫,但華府算錯了烏軍可以在短時間內轉換成西式戰鬥部隊的程度,特別是烏軍並未獲得現代軍隊不可或缺的空中武力。


其次,美烏兩國官員時不時就戰略、戰術與時機抱持極大的不同意見。美國國防部希望烏軍4月中旬就展開攻擊,避免俄軍繼鞏固防線,但烏方態度躊躇,堅稱在沒有額外武器與訓練的情況下,他們沒有準備好反攻。


美國軍方官員同時確信,以烏軍擁有的部隊跟武器,對俄軍防線展開機械化正面進攻是可行之舉,模擬得出的結論認為,在理想的情況下,烏軍可在60至90天內抵達亞速海,並且切斷俄軍在烏南的部隊。

不過,美方鼓吹沿著南烏軸心集中攻擊,烏克蘭領導階層卻認為,烏軍必須在沿著近1千公里前線的3個不同地點展開進攻,即往南朝著亞速海的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和別爾江斯克(Berdyansk)兩地,同時朝東攻向處境艱難的巴赫姆特。

報導提到,美國情報界對反攻抱持著比美國軍方更悲觀的看法。他們評估認為,考慮到俄軍在冬季與春季期間已經建立了牢固的多層次防禦,烏軍攻勢的成功率只有一半一半。

另外,烏克蘭與西方國家都有許多人低估了俄羅斯自戰場災難重新振作的能力,並且發揮了自身的長期實力,例如人力與地雷,以及很少其他國家能夠接受的大規模犧牲人命決心。

隨著攻勢預計發起的時間接近,烏克蘭軍方官員擔心他們將蒙受災難性損失,而美方官員認為如果不進行決定性的攻擊,傷亡人數最終會更高,傷亡人數最終最終將會更高。


在第二篇報導中,華郵訪問了超過30名的烏方與美方資深軍事官員,以及20多名的前線軍官與士兵,考察了夏秋兩季期間的地面作戰如何展開,揭露烏軍試圖攻破俄軍防線時,不只戰況兇殘,而且往往徒勞無功,美烏雙方的裂痕也日益擴大。

根據報導,在領導反攻與裝備了最新西方國家武器的第47獨立機械化旅,七成部隊在沒有實戰經驗的情況下,就投入了戰鬥。隨後,烏軍在戰場的挫敗,導致了他們跟美方就如何最有效切穿俄軍的縱深防禦產生裂痕。

根據報導整理的重點,在美方對戰場決策的事後批評引發關係緊張之際,駐歐美軍的指揮官卡沃里(Christopher Cavoli)上將在反攻的初期,有好幾個星期無法聯繫上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盧茲尼。
美烏兩邊也都指責對方的錯誤或是誤判。美軍官員得出結論認為,烏軍在基本的軍事戰術已經達不到標準,包括運用地面偵察以了解俄軍布雷區的密度,烏方則稱美方似乎並未領會攻擊無人機和其他科技如何改變了戰場。

總體而言,烏克蘭單單在2023年只收復了大約518平方公里的國土,代價則是數千人死傷以及數十億美元的西方軍援。
alanchentw wrote:
Lyman 戰場,第...(恕刪)
可憐的孩子啊!
Cariashs wrote:
從七月就說已經失敗,...(恕刪)
這次反攻真的失敗啊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