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證實了,真的考慮要買二手大黃蜂

三腳阿喵 wrote:
問題在於,台灣既不向老美之外的國家努力求購新機,又只選擇研發IDF,到1980年代才
發現事態嚴重,而急著四處求購新款戰機....(恕刪)


當時是有要買su-27,而且條件非常好,但被老美否決了,不然96年時就不會以F104苦撐了。
全世界不甩任何人到處賣武器的只有兩國:美國跟俄羅斯。


據夏漢民寫給李登輝的報告記載,台、俄雙方達成六項協議。首先是台灣立刻可以送兩名飛行員當「種子教官」,到蘇聯受蘇愷二十七的飛行訓練;第二、蘇聯願意在一年半內,以一架三千五百萬美元價格,提供台灣一百架蘇愷二十七,而後續的組裝維修,技術轉移,及十年的零件充分供應,蘇聯都承諾完全支援。

而為了避免讓中國與美國察覺,台、俄雙方也協議,將在一九九二年三月,蘇聯以參加台灣商展的名義,開始以每次兩架蘇愷二十七裝在大型運輸機之中,以「載運參展商品」的名義,直飛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再密運到台翔公司組裝。

而且,台蘇雙方再公開簽訂「超音速飛行」科學研究合作計畫,以雙方的國科會當作窗口,避免國際耳目。這份協議,台灣方面是由夏漢民代表簽字,而蘇聯方面,則是由副總統Rudskoj簽字。

回國後的夏漢民馬上報告給李登輝與郝柏村,孟憲鈺回憶,當時,夏漢民很得意的告訴國科會同事說:「李總統非常、非常的高興。」

但是,相關的情報也由德國告知美國,美方開始向台灣施壓與關切。不到一個星期,孟憲鈺說,夏漢民就沮喪的對孟憲鈺說:「不要再談蘇愷了。」
只是好奇 如果以現在的科技 包括匿蹤 航電 引擎 魔改 f5 或 f20 會如何 諾斯若普 超衰的 從yf17 一路輸到 yf23 也許可以接觸一下 哈哈

wweeii wrote:
只是好奇 如果以現...(恕刪)

可是他們不也靠B-2/B-21贏回來了.......

好吧,B-2被惡搞到訂單大砍,不過畢竟還是造了一批進入服役.......
陳小春2525 wrote:
當時是有要買su-27...(恕刪)

所以SU27可證明,並非沒其他國家願意賣台灣新機.

其後台灣就又向法國購得幻象2000-5.


但2000-5在當時還處於研發中,所以交機較晚.

若台灣改選擇幻象2000da(1987年服役),或再差半級的2000C
(1983年服役),很可能在1980年代中後期就能交機了.

要是再降低要求,只需能替代f104就好,以盡量更早獲得新機...
幻象F1(1973年服役)產量720架,外銷多國備受好評,許多國家
都撐到90年代~本世紀初才陸續退役.

三腳阿喵 wrote:
所以SU27可證明,...(恕刪)

潛艦也是阿
不只戰機
有時真的覺得台灣軍人能力不足又不引進專業人才
搞到台灣真炯
已經有人講明了 那是戰備庫存的零件

1990年代時,F-104都停產超過20年了,要找到足以提供60架左右F-104正常運作的零附件根本不可能

這批放在國軍倉庫內的戰備零件 就是萬一1996年飛彈危機 共軍進犯,台灣僅有的能用的F-104零件

連基本戰備庫存料件 都搞不清楚,還能大言不慚~

這樣在外國丟中國人的臉,還是先閉關讀書個幾年 再來吧~

黑夜有雨 wrote:
张友骅:陈水扁所有揭...(恕刪)
體系封閉,加上上面那些軍方大頭 都只想保自己官位,有人才也無法升遷 誰要幹??

不然台灣的平均人力素質 確實在東亞算是前三的

可惜人才都集中在電子產業跟醫療系統,

不然一個無資源的彈丸島國,如何拼到全球G20經濟體系??

idfour409 wrote:
有時真的覺得台灣軍人能力不足又不引進專業人才



就算台灣當年下單,90年代初 能買到的也是只能射燒火棍R-27導彈的Su-27SK

機上航電/雷達/電戰能力 甚至比70年代的F-4都還糟糕~

而且服役到2009年前後 就到達結構壽限,得全部報廢除役了~

後見之明,晚幾年等到批著A/B外皮的F-16C/D戰機 還是明智之舉~

陳小春2525 wrote:
當時是有要買su-27,而且條件非常好,但被老美否決了,不然96年時就不會以F104苦撐了。

cche1079 wrote:
體系封閉,加上上面.
可惜人才都集中在電子產業跟醫療系統
..(恕刪)


台青交電機類與醫生一向是台灣最會唸書的學生首選⋯⋯
當然有競爭力
美國一些工科大學教授也是出自台清交畢業

有關於戰備庫存
國軍勤儉建軍
公令憑單滿天飛
只想用最少的代價訓練
庫存不是沒有
台海危機就開過戰備庫存
優先補充外島
健人就是腳勤
cche1079 wrote:
..後見之明,晚幾年等到批著A/B外皮的F-16C/D戰機 還是明智之舉~(恕刪)


美國原本就是研發跟出售都要賺,日本是被賺最多的。
武器的代號沒任何意義,就像軍規跟商規的意思一樣,重要在於買家能出多少錢,錢夠多的話,買商規來改成軍規也可以,又或者也可以軍規商售。
俄國還不是拿客戶當白老鼠 新武器原型 都先在賣到冤大頭客戶端 等客戶花錢測試完後 俄軍才下單買改良版

等於拿客戶的錢來做後續改良,自己坐等後續,至於閹割版/降級品 俄軍還少賣過?? (不然貝卡山谷那幾十架Mig-23是被打心酸的? 賣中國的R-77主動彈 都還分外銷版了)

看看印度/中國 不就是俄製軍火賺最多的??

中國收了一堆猴板R77導彈/Su-27SK,印度則是拿到俄軍都還沒採用的最新未成熟產品, 人家還不是用的很開心??

陳小春2525 wrote:
美國原本就是研發跟出售都要賺,日本是被賺最多的。


所以才說台灣的F-16A/B,內部的發動機/行電都是跟90年代初的F-16C/D看齊的水準啊~

陳小春2525 wrote:
武器的代號沒任何意義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