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
前篇你強調戰車守關渡平原,這篇馬上改口守淡水.
請問要進攻台北市中心 這兩地方要不要經過?
這兩地方相距很遠嗎?
三腳阿喵 wrote:
老共大規模兩棲登陸,不大可能會選淡水,兩側都是山(制高點)
大規模兩棲登陸當然不會選淡水河入侵
但斬首奇襲戰卻可以啊...
你搞不清何謂奇襲斬首? 就是以不宣而戰為手段..
集結最多萬名左右的精銳/特種部隊 不管後勤支援
直接跟台灣本土的第五縱隊配合 一戰而下 控制台灣的政經中樞指揮權...
(不一定真要把總統幹掉 但幹掉也不錯啦...)
在這種作戰之下 你哪來多少時間去佔領制高點?
當台灣知道中國動手時 離中國攻到淡水河口 已經是幾小時的事..
根本無法做穩固的防務.. 你連把休假人員召回及彈藥領齊時間可能都有問題... 懂嗎?
到時 台灣能夠保證使用的部隊 只有類似戰備部隊 部隊十分鐘待命班
收到命令十分鐘要把十幾人派上臨時整備的車輛直接出動..
我們能動用的軍隊與憲警能力也不會比中國奇襲部隊多多少...
甚至可能還更少...
而中國既然敢派萬把甚至數千部隊 由淡水河口及部份空降直撲首都...
這樣的部隊能不是精銳及大量演練的部隊?
上面這些條件加起來 如果守軍沒有能讓攻擊方幾乎束手無策的防禦兵器
你擋的住敵人奇襲猛攻 或最少多爭取一些時間 讓台灣將整體戰力重新集結圍勦?
M1就是這樣的利器 沒有重裝備 壓倒它是很困難的事...
奇襲戰不管再怎精銳 少量的運輸/空運是無法運送重裝備及武直出手的 有也是極有限的數量
只要守軍稍事集結 會落於絕對的劣勢..
我就以戰車軍官的觀點告訴你 你還有啥疑問?
三腳阿喵 wrote:
戰車不適合打戰市戰,是因為建築物太多,觀察/射擊各方面都受限,容易
被步兵繞路偷襲.
你說的很對 但這是兩面刃 尤其對攻擊軍來說...
不要忘記這是"斬首奇襲" 且台灣是自家土地上的守軍..
你沒一堆武直/空中偵查幫你偵測哪裡有戰車...
你攻擊部隊可能都幾十分鐘過了 還搞不清揍你的戰車砲倒底在哪裡?
奇襲作戰 別說損失 光是磨個十幾分鐘 就可能勝敗易手..
總統跑掉 指揮中樞重新建立 你幾千特種/精銳部隊再能打 等著被勦平...
沒錯 以精銳部隊能力 要壓倒戰車仍是有希望的 單兵飛彈是不錯的利器..
問題是 這裡不是你家 地型掩護你沒有優勢 負責的守備方絕對比你清楚哪裡是攻擊戰車的好位置..
你認為同樣有單兵飛彈狀況下 你會先被揍還是你有把握先揍到敵人?
我當年並不是負責守備守都的憲兵部隊 但是我負責的海岸線是中國最可能進行大規模登陸的地方..
經營戰場不是只有擺工事或部隊 你也要確實熟知此地戰場地形 老兵曉得躲在哪裡抽煙打混..
能躲得過長官督導 自然要打仗時那裡也是敵人難以發現的地方...

我有把握我的守區裡 除非你以絕對數量與火力壓過我這個排組 否則就算打不贏你
我也能很大程度利用對此地的認識 拖慢你的灘頭拓展行動..
斬首作戰你還走山路 人家路一堵住你連衝過去都難.... 哪個白癡幹這種蠢事?
對翻山越嶺來說 軍用車並不是爭取速度最好的工具 那是克服地形用的...
我自己負責的悍馬車就是這玩意兒...
至於你講破壞戰車履帶 可以啊 但..
你當台北都會區裡戰車會在八線大道路中間跟你"單挑"?
你倒底是什麼兵出身? 這麼沒概念?

住民地作戰 整個戰車編組照樣要找地型掩護 你以為守總統府 就是把十幾輛戰車擺在總統府前擋著
讓你攻擊部隊搞萬歲衝鋒兩編對撞? 切....
如果一個戰車連負責最後防線 總統府四周 頂多2~4輛會擺在門口附近而已
剩下會在哪? 當然是附近有掩敝的地區 就算掩敝不甚理想也要如此...
部隊要散開 火力要互相掩護 戰車砲2公里以上射程 50機槍800公尺射程
14輛車的火力絕對可以彼此照應
過度集中的防線 就如你講的要繞路或甚至狂衝攻擊下很可能會失效...
一個戰車連搭配兩個排的支援部兵 以M1的戰力 你沒超過千人特種部隊不計損失狂攻..
想壓倒它? 在想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