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身就是一艘“不沈航母”
誰敢動台灣!誰敢惹台灣人!
叫老習自己帶隊過來,不用犧牲韮菜年輕人打天下
想做天下皇帝,自己要勇敢、要努力,更要不怕死
有勇氣想活到150歲,沒有勇氣親自打天下
天下沒有白吃的一餐!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搞統戰,台灣人現在不吃這一套了
台灣人自己有國有家,不需要被外人亂統,何況是共產黨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互相承認,阿密陀佛!

兩岸要朝著“互相承認”這一條康莊大道大步前進

民主、專制,一邊一路,遠離共產黨才能活得自在、有尊嚴

Harvey norman wrote:
日本在二戰時擁有12艘航母
……………………
美日在太平洋戰爭中打得你死我活
80年後這兩個最強的國家結盟,
意味著,任何勢力想要分太平洋及南海底一杯羹?
夢都沒有!
简单的数字:
二战时期日本的舰船建造总吨位:
商船330万吨,海军舰船无精确统计,大致数字在250-300万吨之间。
二战时期美国的舰船建造总吨位(1939-1945):
商船4000万吨,新增军舰超过700万吨。
以上都是两国开启战争经济模式,把大量工业资源(日本是把几乎全部工业资源)投入战争所需的结果。
(美国的商船建造也是为了支撑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同盟国战时物资运输,1933-1939年美国商船建造了才不到200万吨)。
美日在太平洋战场一开始是打的你死我活,但在海空层面,中后期就是美国碾压日本。
靠的是当时美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底气。
然后。
2024年中国完成民用造船总吨位:4818万载重吨、2192万修正总吨。
不含海军舰船吨位。
也就是说,中国和平时期一年的商船造船吨位,超过二战美军六年军舰和商船建造吨位总和(如果当时的吨位数据是满载排水量的话)。
如果中国像二战的美日那样开启战争经济,把资源大部分投入到军备上,会是个什么结果呢?
2025年了,80年前的榆木脑子早改换了。
airbus330 wrote:
所以你認為以目前來看, 若開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艦能駛出第一島鏈囉?
你們家沒有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和全球目標保障體係作為常規戰爭的底氣。
沒有洲際導彈和核武庫作為掀桌的底氣。
所以你想不到“美軍能對解放軍做的事情解放軍也能對美軍做”,很正常。
這大概是另一種“出身和閱歷決定見識”的體現。
都2025年了。
這裡是軍事版,美國人這些年為何要改走“分佈式作戰”的部署模式,為何要針對西太開發幾噸級的無人前線運輸機,為何要把大量重型軍事資產往關島甚至更遠的區域做轉移,為何在第一島鏈的部署從過去的核心尖端裝備和重裝部隊逐漸改成更側重廉價可消耗的武器(雖然產能跟每個FY的采購量也很難看)。如果這些事的底層邏輯你都理解不了。
那我祝你的世界觀永遠不會崩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