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補充說明
之前提過的訪諾曼地方式的防禦
其實也是個變體
下面是西方都早已只道的其中之一的鐵律
裝甲預備隊
這圖是取自阿登作戰,盟軍如何反擊德軍同樣的閃電作戰
不是個人杜撰(不想再去找其他圖,拿手邊的書)

---------------------
早期在巴巴洛撒之前
德國的閃擊戰
是靠對手沒有將裝甲單位集中起來當預備隊的問題
來突破
所以一旦單點突破後就能一瀉千里
後來西方都知道如何應對
就是
在廣大的地域用數量衆多的步兵當防線
然後在個防線後面部署裝甲預備隊
這圖,可以看到左邊的盟軍用裝甲部隊擋住德軍
然後下方的盟軍裝甲部隊切斷包圍德軍
因爲只有裝甲部隊可以快速到達攔截點
------------------------
這種戰略在庫斯克也上演過
當時德國聚集精英裝甲部隊(豹式,虎式,象式)進攻
俄國避免裝甲部隊直接硬幹這些新式坦克
就用層層的步兵防線作前線
裝甲部隊在後面當預備隊
德國在進攻這些防線時,對方的步兵壕溝,和炮擊
造成了德軍的步兵被擊退,只能靠戰車繼續
但這些戰車受到步兵的騷擾,損失一些
其中以沒有搭載防禦步兵機槍的象式損失最重
還來還是有不少德國裝甲部隊靠厚重裝甲突破
但俄軍就調來裝甲部隊來反擊這些突破者
------------------------
上面的例子
也可以用在臺灣
就是當你的前線不適合戰車時,就把他往後調
以步兵連以各個村莊爲中心
往外建立自己的防禦線
步兵連彼此間個不要超過3公里以上
而這些據點部署要縱深要數公里
當這些步兵守不住時
敵人會逐步推進
但你必須要用炮兵將敵人的步,坦分離
猛烈的短暫炮擊,會造成步兵在一般地形上傷亡大增
若敵人還執意強攻,就必須捨棄步兵,減少了他們集羣的攻擊保衛i能力
坦克可以
1.在後面截擊敵方坦克
擋住坦克就可以收復失土
2.或者如隆美爾,調上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據點
但你要坦克參與接下來的反攻
並不值得,畢竟還有敵方反坦克飛彈
不如留在往後的防禦
所以反擊
用慢速 步兵前進,炮擊,加上便宜的
步兵戰鬥車(可以運兵,可以攻擊,比那105單一功能好太多)
比較合適
-----------------------
獵豹105的問題就在這邊
他無法幫助M1A2,形成有效高低配
火炮無法正面或斜正面,阻擋敵人重坦克
畢竟有些地方,你不適合從側面夾擊敵人
(看起來裝甲兵訓練也沒這打算玩特技)
雖然他在反攻時,是比較便宜的犧牲品
但若有天可以搭載主動防禦會不會更好
但雲豹改進空間有限,你很難奢望半人馬
再去頭上裝一些主動防禦吧,半人馬120的砲塔為了減輕重量,改用鋁合金基底


頭重腳輕問題更嚴重

1 所以一臺火力大的穩定載臺,中型履帶坦克,即使裝甲薄些
2.或是履帶搭載反坦克飛彈的驅逐輕型戰車
都會比獵豹105更有未來的升級空間,和擔任的任務能更多
-----------------------
其他就不用多說了是把
上面佈防方式
若你還能建立前線短程防空體系
那更好不是,反正我坦克就在這範圍裏等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