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The Guardian《衛報》:PrSM將改變台海的遊戲規則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美國飛彈賣得太好了,...(恕刪)













哥又笑了

美國人自己承認:

美國國防產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首度被一份權威報告具體量化。根據美國國防數據分析公司Govini最新公布的《國安評分報告》,2024年五角大廈的「Tier 1」一級分包供應商中,竟有高達9.3%為中國企業;此一比例不僅在各國中居首,甚至連美國最敏感的核武現代化領域,中資供應商也佔將近8%,突顯美軍供應鏈存在嚴重的潛在風險。

這份報告由Govini自有資料庫與Ark分析平台製作,並經軍事專業網站《Breaking Defense》整理分析。Govini執行長杜格蒂(Tara Murphy Dougherty)直言,美國國防供應鏈「極度脆弱」,缺乏韌性,與外國供應商高度緊密連結。她警告:「如果中國今天決定動手,我不認為我們的工業基礎已做好準備,足以支應一場戰爭。」
報告細分九大核心任務領域,包括飛彈防禦、航空、太空與核威懾等,揭示在所有領域中,中國都是一級分包商佔比最多的單一國家。其中,核武現代化領域雖由美國本土企業主導(45%),但中國企業仍佔近8%;飛彈防禦領域的佔比更高達11.1%。

報告也指出,美國國防產業不只對外依賴嚴重,內部結構亦有隱憂。大型主承包商高度集中,新創公司雖獲研發訂單,但實際生產部署仍掌握在少數巨頭手中。道赫提表示:「我們一直在談論打破壟斷,但供應商的集中程度依舊過高。」

此外,基層供應鏈的脆弱性更令人擔憂。報告揭露,許多關鍵零件仰賴單一小廠供應,其設備老舊、人力老化且利潤極薄,一旦中斷就可能導致整體武器平台癱瘓。Govini評估,近半數的備用零件存在至少一項高風險因素。

不過,道赫提也強調,目標不應是將中國完全排除出供應鏈,而應是透過技術解構,釐清哪些零組件屬於關鍵層級,必須優先建立替代方案。她認為:「這不是政治宣示,而是關乎系統韌性與戰備可持續性的具體工程。」

分析人士指出,這份報告是美方首次透過翔實數據,呈現「紅色供應鏈」的深層風險。由於美軍供應體系的穩定性,普遍被視為其全球部署與作戰能力的基礎,這項發現勢將引發美國國會與國防決策圈的高度關注,並可能加速相關的供應鏈重組法案進程。

========================================================================

沒有中國供應鏈 美國也沒有飛彈賣給盟友
擊落俄國極音速飛彈,今年已經不能單獨當新聞了












chrischenslayer wrote:
根據台灣的報...(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擊落俄國極音速飛彈,...(恕刪)





哥笑了

先假設新聞是真的 那能確保愛國者發射架上隨時都有導彈可以發射嗎?

台灣人自己承認:

當飛彈全數打完,然後我們這六個連隊全身而退,毫髮無傷!接下來就是要換彈~~~

這就是問題囉!請注意~~~美軍換彈標準時間是六十分鐘上下彈,

就是把空的換掉,裝上新的,然後準備發射!臺灣愛國者二代最快時間可在35分

(狗哥吊彈隊,堪稱美軍傳奇紀錄)。小弟我的受測成績是45分(美軍戰檢高分通過),

完成一台換彈~~~而假設我們可以在我們原始陣地而沒有進行機動變換陣地情況下,

我們會有一套備用飛彈(全數發射架可全數更換),這樣的情況下能夠重新再一次進行作戰任務的時間

~~~絕對不是八小時內可完成








你那種只佔人家零頭的比例而已,也好意思拿出來講
















chrischenslayer wrote:
Escent...(恕刪)
你能攔截極音速的飛彈有啥?人家這是實際上戰場打過的

論點是期待別人發射架上是空的?這點蠻好笑的




chrischenslayer wrote:
Escent...(恕刪)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你能攔截極音速飛彈有...(恕刪)























哥又笑了

愛國者能否攔截極音速飛彈還真不好說

據烏克蘭《基輔獨立報》、俄羅斯《塔斯社》TASS 報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當地時間 19 日在接受烏克蘭《TSN電視台網站》採訪時承認,烏克蘭目前還不具備攔截俄羅斯「榛果樹」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並表示烏方正致力於自主研發防空反導系統。

《基輔獨立報》援引瑟爾斯基的話稱,烏克蘭正致力於自主研發防空系統 : 「我們有能力和實力創建我們自己的本土防空系統,並且我們正在努力創建它」。

他補充說,烏克蘭自主研發防空系統的目標是與美國製造的「愛國者」防空系統相媲美。
瑟爾斯基在採訪中表示,俄羅斯「榛果樹」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所構成的威脅是促使烏克蘭生產自己的防空反導系統的強大動力。他表示,只有少數防空系統能擊退「榛果樹」導彈,而烏克蘭目前還不具備這些能力。

「這鼓勵我們建立自己的防空系統,這不僅僅是一個防空系統,也是一個反導系統」,瑟爾斯基說 : 「這鼓勵我們積極與盟國談判以獲得這種系統。當然,這應該鼓勵我們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反導系統,以威懾俄羅斯使用此類武器」。

《基輔獨立報》稱,美國「薩德」反導系統旨在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目前尚未將該系統提供給烏方,因此從未針對「榛果樹」導彈進行過相關測試。
報導說,瑟爾斯基表示,烏克蘭已經開始自主研發反導系統。他說 :「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積極推進。我希望很快就能取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丁證實,俄軍在對烏實戰中測試了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當地時間 2024 年 11 月 21 日晚,普丁發表電視講話稱,11 月 21 日當天,「俄軍對烏克蘭軍工企業進行了聯合打擊。攻擊中俄軍測試了沒有搭載核彈頭、代號『榛果樹』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

該導彈能夠以 10 馬赫的速度打擊目標,目前沒有反導系統可以攔截這種類型的導彈。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你那種只佔人家零頭的...(恕刪)






































哥又笑了

台灣的半導體也需要中國稀土

台灣人自己承認:

台灣對稀土的需求遠高於社會認知,半導體業從設備到製程都要用到。尤其台灣又高度仰賴中國的貨源,若兩岸緊張情勢升溫,稀土有無可能成為國安的軟肋,值得各界深思。
如果你以為「稀土戰」與台灣無關,就大錯特錯了。
這兩年中國從關鍵原料開始,一路管制鎵、鍺、銻、石墨、鎢、碲、鉍、鉬、銦等相關物項出口;今年4月4日更首次將七項中重稀土列管,不只是美國,全球都適用。
尤其台灣對關鍵原料、稀土的「隱形依賴」遠高於社會的認知,如果貨源中斷,恐衝擊到半導體、3C電子、綠能,以及國防航太等產業。
這種彈道飛彈與攜帶核彈頭的彈道飛彈飛行軌跡一樣,容易被誤判,搞這玩意打對方是嫌命長













chrischenslayer wrote:
Escent...(恕刪)
台灣半導體材料來自歐美日

中國那種粗胚原料台灣進口極少,

各國不搞這玩意在於環保法規的條件生產會讓成本大增

你說間接的影響也是影響,那中國難道不需要外國生產的東西了嗎?

假設真的能管制到影響芯片生產,那麼中國需要台灣的芯片或歐美日生產的半導體材料又得從哪來?這不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況且稀土的出口目前看起來是大增的,管制是假,自抬身價的炒作價格是真















chrischenslayer wrote:
Escent...(恕刪)
nt24759 wrote:
The Guardian《衛報》:PrSM將改變台海的遊戲規則


這就真的是胡說八道鬼扯...

美國賣給台灣的武器..以前都限制在100公里內..

這幾年有所放鬆但是還是在120到160公里內...

美國根本不可能賣長距離攻擊型武器給台灣..因為這會引發老共的反制...

精準打擊飛彈(Precision Strike Missile,PrSM)是美國從2016年開始研發並讓美國陸軍正在測試的一種中程彈道飛彈..

美國或是澳洲有這種導彈跟台灣其實關係不大...

2024年8月26日美國已拒絕了挪威提出的採購「精準打擊飛彈」的請求

要跟老共比導彈??比射程?哈哈哈...

短程導彈 :

東風-11:公路機動,射程約300公里,可攜帶常規高爆彈頭或核彈頭

東風-15:射程900公里,快速打擊近距離目標,型號包括A/B/C型

中程導彈 :

東風-16:射程1500公里,填補區域拒止作戰空白,綽號「沖繩快遞」

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射程1800-3200公里,飛行速度10馬赫,可打擊航母等目標

東風-26:核常兼備,射程4000公里,速度18馬赫,具備反艦能力,綽號“關島殺手

高超音速與特殊類型 :

東風-17:採用滑翔可變彈道技術,最高速度超10馬赫,射程為2500公里突破現有反導系統

東風-100:亞燃衝壓發動機巡航導彈,大氣層內飛行,最大速度4馬赫,射程3000-4000公里

東風-27:乘波體滑翔設計,速度15馬赫,射程8000公里,可精確打擊移動目標並延伸反航母半徑

洲際導彈 :

東風-5系列:井發式,射程1.2萬-1.5萬公里,可搭載多枚分導核彈頭

東風-31:公路機動,射程8000-12000公里,飛行速度30馬赫

東風-41:公路或鐵路機動,可攜帶10枚分彈頭,射程約14000公里覆蓋全球目標

老共的導彈技術是已經超越美國的...跟老共比導彈??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