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是神XX wrote:
另反坦克飛彈,烏克蘭不知跟國外討了多少次
把資源好好聚焦啦
不然烏克蘭搞無人機就好了
幹嘛還要緊急討反坦克飛彈
臺灣真的是很會聚焦錯誤,綠媒軍事無知
這點也是很糟糕
反坦克飛彈,火箭是城鎮戰須大量必備,步兵遇到裝甲車來了,
你說等等,等後方無人機來
------------------------------
下面是美國到 2023/3 支援的武器統計(好好看清楚)
1導彈:8,500枚標槍,2500 TOW反戰車飛彈 1,600枚刺針
2無人機:900架彈簧刀,1,800架鳳凰幽靈
3160門火炮,100萬發炮彈
410,000枚炮射地雷,38輛海馬斯
5防空系統:8套NASAMS和1套愛國者
6.76輛坦克和近900輛裝甲車
8,500枚標槍, 2500 TOW反戰車飛彈..............有沒看到,臺灣才幾枚,然後資源到處亂丟
但也不應是完全不要,而是說自殺無人機在臺灣的優先,應該是沒那麼高
且若你連自制的彈頭穿甲力都不足.............基本臺灣過度哄抬無人機的無敵性,但卻忽略其更種要的基本功
台灣自製的"紅隼反裝甲火箭" 性能如何?
據新聞說 2022年生產一枚 8萬元,就是有效射程太短了,僅150m;
8萬元應該只有單純非+爆炸的功能, 必須靠發射者的瞄準技術, 瞄歪就沒了。
要是有500m+自動追蹤就好了,保障國軍性命的機率高很多,
但是提升到這個程度, 一枚要多少錢?
以現代武器來說,100m內交火,死亡率非常高,
我國與敵國的人口數比例約為 1:60 , 要是不能 1人換60人,吃虧的還是我們。
烏俄戰爭就是因為烏克蘭做不到1人換4人以上,普京才敢一直投兵力下去,
防禦國若能將戰損比擴大到人口數量差的2倍以上,侵略國很快就不敢打下去;
以烏克蘭來說,就是要是做到 1人換8人以上;
而我國需要做到 1人換 120人以上, 所以不提升裝備性能與射程怎麼行??。
中共國給單兵普發的瞄準鏡是3倍的, 有3倍鏡的步槍要瞄150m的"人"是相當快的,
從"舉槍 >瞄準>扣下扳機",通常不超過4秒。
而我方單兵拿著火箭彈,距離不可能剛好150m,算100m好了,請問要瞄多久?
從準備發射到發射完成又究竟要多少時間?
這距離真的是被敵人殺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