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印度飆風戰機被擊落值得台灣IDF借鏡


標題不太精準
各國退役老戰機 or 自製輕型戰機可否升級當數據鏈+中長程飛彈載體 ?
低成本飛行載體複製印巴空戰經驗,擊殺高價&高性能戰機 ?

1.防空飛彈 ground to air missile 價格最低,需要的保養與耗材也少
但進攻方不適用,如印軍&俄軍 .... 防守方的台灣買了很多
缺點 - 對方反幅射抹去你的地面雷達站(車)
2.退役 or 低成本輕型戰機,除非掌握戰機全產業鏈,小國很難升級
e.g 台灣可以買到,並幫老車換的"引擎",但無法私自改寫原廠不公開的引擎 ecu

大國倒是在發展忠誠僚機
成本低,體積小的無人機更難探測,可欺敵,中繼訊號,發射飛彈
美中競技,都在研發無人機,先上前刺探,欺敵 & 打群架的戰法
雙方高價的五六代戰機躲在後面指揮
美中衝突的話,可以看到這種全新戰法,其他區域衝突,大概看不到

vn51
vn51 樓主

美中衝突的話,可以看到這種全新戰法,[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5-05-19 11:06
ai_0301 wrote:
大國倒是在發展忠誠僚機
成本低,體積小的無人機更難探測,可欺敵,中繼訊號,發射飛彈
美中競技,都在研發無人機,先上前刺探,欺敵 & 打群架的戰法
雙方高價的五六代戰機躲在後面指揮


台灣目前要取得5、6代機的難度很大,目前的發展方向往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水下載具(無人的潛艇、無人的水下飛機)這一些方面發展,以有人潛艇為指揮平台,發展水下無人飛機的忠誠僚機,以這種方式發展可能有優勢。
vn51 wrote:基本上殲-10C的航程略短於IDF

鬼扯甚麼 ?

項目

殲-10C

IDF(經國號)

內部燃油航程
約1,850公里
約1,100公里
最大航程
約2,500-3,000公里(含副油箱)
約2,200-2,500公里(含副油箱)
作戰半徑
約550-800公里(視任務配置)
約130公里(攔截)至1,100公里(巡航)
性能比較
多數任務中表現更佳
航程與半徑較受限
双标很容易被揭穿打脸。至于不要脸天下无敌的鼠辈,怎麽造谣鬼扯,也不会感到愧疚不安,因为那是他的职业。
Snoopy

你的數據也不對。IDF是掛上副油箱,巡航才有1100公里。轉場降落含掛上副油箱,快3000公里。

2025-05-19 11:28
中國 J10c 在2015年, 就配上 AESA 主動掃瞄相控陣雷達 (中國空軍官方編號 KLJ-7A)

遠勝當時
台灣
F16A/B , IDF, 幻象2000-5 這3種老舊落伍 (機械) (掃描 都卜勒雷達)

因為F16 A/B 航電系統 ,落後中國太多

後來
美國才願意升級F16 到 F16v(也裝上 AESA 主動掃瞄相控陣雷達)
別以為F16v 多厲害 ? ?
就只是為了追上當時的中國空軍 平衡軍力而已

至於
IDF ? ?
幻象2000-5 ? ?

沒辦法升級
那航電系統, 根本是~老爺爺~等級.....面對~現代電子體系化資料鏈 平擾 空戰.....說實話......只能挨打.....亳無勝算..
Snoopy

美國對臺灣地區軍售政策,一直是如此,勉強能防衛就好,能消耗中共國的軍力即可。

2025-05-19 13:07
shuling0909

那是以前、現在能賣高價的垃圾不是更賺?

2025-05-19 13:49
vn51 wrote:
台灣目前要取得5、6代機的難度很大,目前的發展方向往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水下載具(無人的潛艇、無人的水下飛機)這一些方面發展,以有人潛艇為指揮平台,發展水下無人飛機的忠誠僚機,以這種方式發展可能有優勢。


台灣目前的狀況無人機無人艇水下載具可能都不是老共的對手...沒有制空權跟制海權..這些東西就是活靶..

硬體武器要超越老共或是追上老共...由於周邊產業無法配合...也很難...

能做的就是發展無線電干擾...

老共跟老美的戰略在電偵機干擾這方面不謀而合...

要抑制老共的空優就必須拿自己防空飛彈的優勢去壓制...

防空飛彈雷達被干擾或是被雷達被反輻射飛彈炸了...飛彈就是廢物...

如何發展反制的辦法..比較實際...

如何讓對方的電偵機無法干擾地面防空雷達...進而反制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vn51
vn51 樓主

應該爭取老美賣我們EA-18G咆嘯者電戰機。

2025-05-20 8:15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