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19 wrote:例如殲-35的尾管是突出於尾翼之外,而美國的F-35、F-22都是藏在尾翼中間,代表相較美軍的第五代戰機,殲-35無法遮蔽自己的紅外線訊號 我看了什麽?用尾翼遮住戰機的紅外訊號?
就算10幾公里才能發現F-35、F-16V也不需要沮喪啦、因為J-10C發現J-20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啊。倒是那些認為非匿蹤戰鬥機打得過匿蹤戰鬥機的人的腦子才有病。除非你有能發現匿蹤戰鬥機的預警機幫忙、而預警機自己的生死存亡戰又是另一個難題了(至少美國沒有正規能獵殺預警機的長程空對空導彈)。
10海里差不多也是J-10C能發現J-20的距離。所以說非匿蹤戰鬪機vs匿蹤戰鬪機、帶望遠鏡用肉眼索敵可能看得更遠呢。不過相反的J-20和F-35互相發現的距離可能也是差不多的、這時誰的超音速巡航機動能力將決定誰勝誰負了。目前已知F-35被F-22的超音速巡航屠殺好玩的。
stever2018 wrote:先不提j-35是否RTS相當於F-35就算外型相似也不代表匿蹤塗料性能相似,更別說引擎能力與噴射氣流的降溫處理(黑煙在光譜分析儀器的痕跡)還有內藏武器倉找不到實證,只有模型版 怎么不说歼20而专门要说歼35呢,是因为歼35还“没公开展示弹仓”,所以你暂时还有口嗨机会么?至于万年不变的“黑煙”blablabla,下面请出F-35
gprs19 wrote:AN/APG-83,2019年希臘空軍曾對這款雷達進行測試,發現面對匿蹤的F-35戰機,其偵測距離大幅縮減至10海里(約18.52公里) 資料嚴重錯誤。2017 /10 美國批准希臘花15億美金升級84架F16C/D成為V,2022/9/5 希臘接收第一批頭2架升級機。預計2027前全部升級完畢。 所以2019年希臘哪來的APG-83進行實測???
stever2018 wrote:「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是一款外掛式裝備,主要裝載在戰機的機腹下方,是一種能針對第五代匿蹤戰機進行偵測的裝備,這款紅外線搜索與追蹤系統的偵測距離約為150公里,可以為台海空防增加更多的預警時間。 這些外掛裝置在現代空戰科技中早已過時...首先外掛依定會增加飛機RCS面積..讓對方在更遠的距離中鎖定你...老共最新的系統化作戰方式...用遠程電偵機鎖定..在加上射程超400公里的PL17...PL17為兩段脈衝式飛彈..發射後6馬赫爬升至3萬公尺...中距離時靠滑翔慣性..沒有熱源..直到離目標約60公里才開啟第二段加速9馬赫及主動雷達搜索目標..擊毀..「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在20年前很好用..現在早已過時...印巴空戰中的陣風戰機..早已內置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依樣被PL15 3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