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下一代先進戰機研製傳喊停顧立雄:須滿足兩條件

payfun wrote:
就跟我說一樣國防部福...(恕刪)
你有確定在追這新聞嗎?
rukawa1 wrote:
ADF和外購沒下文,...(恕刪)


諸葛風雲說他都在幫基層說話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讓他們繼續在開這些飛機開15年
繼續排隊繼續等
有沒有希望不知道 就是這麼幹

如果真的是這樣無奈
難道就不能拿美國的新引擎造一台大的IDF

海軍就用中科院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或者海鷹眼
最起碼飛機最起碼船都是新的

就跟現在勇鷹替代高教機一樣
總比用舊的摔飛機好吧
總比用舊的濟陽級軍艦倒爐來得好吧

最讓人幹的是這些將軍不要
這麼做好像叫他們去死一樣
台灣這種小國,不能樣樣都做,這樣搞得話必然邊際效益遞減,最後是勞民傷財,且沒有大多好處。
強如瑞典的 JA37,引擎也不是自己的,整個歐洲除了法國,沒人自己獨立搞戰鬥機,而法國的國力和科技儲備豈是台灣可比?

即便研發戰機,你關鍵的零組件就不依賴美國了嗎?別說引擎,光是飛控軟體和火控軟體就不能不依靠美國,那不是一個小國可以搞得出來的。IDF與其說是國產,不如說是像裕隆一樣的進口零件組裝,IDF真正國產的部分不到一半,最關鍵的部分統統依賴美國進口,美國要不給你這些零件或科技,你一樣搞不出來。所以說一昧的要"完全自製",也沒多大實質的意義。

台灣最好的方式是打進美製戰機供應鏈,一方面維持航太工業能量,一方面繼續走進口組裝的"自製"武器之路,,重要部件能買就買,買來組裝起來能用也很好,不必追求樣樣自己搞,潛艇就是最好的例子,未來戰機的研發應該也是這樣,自製的目的是建立維持維修保養的能量,為了喝牛奶不必要養一條牛。

自製武器只要將就能用就行,不必追求高大上,目標定的實際一點,少膨風,能搞出一款進化版的IDF也可以,在航電核武器方面下功夫,至於隱形云云,就不必太認真了,克制對岸隱形戰機,不必非隱形戰機不可,我們是守方,只要能偵測到他,就能反制,隱形是拿來踹門的,是攻擊性的,我們不必然需要。

至於F35,跟F16一樣,二十年之後會賣給台灣,對於守方來說,配合其他反制手段,現在F16V已經夠用,再撐個二十年問題不大,自製戰機可以做,但不宜眼高手低,兩條腿走路,買和造都需要,兩者不可偏廢。
forestkung wrote:
台灣這種小國,不能樣...(恕刪)


說說看台灣哪裡樣樣做?
今天會發展航太,一方面是增加產業,另一面是強化航太能力以便造機,
台灣是有多難買到戰機已經不是新聞了,不然你去說服美國賣F35給台灣。
今天如果台灣什麼戰機都能買到,你以為台灣航太能撐起來嗎?
當初先有F-16,誰會去買幻象和自製IDF?
現在買的到F35,F18,F15,IDF和幻象早退休了!
會要航太這產業是被逼出來的。

基本上要求自製的人,都沒要求完全自製,最多是盡可能的自製。
反而是反對自製的人認為用了外國零件就沒資格叫國產(挑毛病)。
( 通常我會反問,那瑞典JAS39和韓國KF21都用美國引擎,
所以這兩台都不算是該國的國產戰機嗎? 然後對方就沒回覆了。)

打進外國供應鏈,這是很多專家說的話,但也都是打官腔。
漢翔也有打入外國的民航機供應鏈中,可是漢翔能造民航機嗎?
只能做並提供部分零件,就能做出整台嗎?

重要部件能買就買,買來組裝起來能用也很好,不必追求樣樣自己搞.......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一樣是打官腔。
為什麼很多零件要求自製? 不是在那邊搞自爽,而是太多零組件壓根買不到,
這些零組件都被管制,根本不賣台灣,你能怎麼辦?
以這次ADF來說,很多零組件跟技術需要美國提供,
但美國就是不給,所以ADF計畫才遲遲沒有啟動。

至於說國際合作(一起開發),官腔中的官腔。
誰願意讓台灣加入? 日本和英國願意嗎? 歐洲願意嗎?
美國有必要跟台灣合作開發嗎?

向來只喜歡外購的軍方,
如初教機,大概是外購(沒高層施壓國產的話)。
但對於戰機,採用自研外購並行的方式,WHY?
因為軍方也沒轍了,
F35買不到,而且從新聞文字中顯示看似F15和F18也不肯賣。
ADF的零組件和技術也不給(自研不起來),ADF無法啟動。
而台灣現在連一台可匿蹤的戰機也沒有........
rukawa1 wrote:
說說看台灣哪裡樣樣做...(恕刪)



同意
要求自製的人其實並不是要求100%自製
只要這架戰機能夠在台灣兜得起來
我們自主保養修理更換升級就夠了

台灣沒有那麼多的經費沒有那麼大的市場
國防預算有限
知道知道都知道

但是比起國防部官員樣樣都要外購
偏偏人家又不賣你
直接造成今天這種局面有更好嗎?

軍事專家或學者比較熟悉軍務的只要來這個板上談論起來
兩句話就軍盲 無知
根本不是來聊天啊是來訓人的

是遇到了孔明還是司馬懿?
這麼嘚瑟

顧立雄才說要停止
國防部馬上出來否認
這種情形民眾當然看不懂

細節我們當然不知道
即便是今天美國賣你F15 EX
排一輪下來到手是幾年之後的事情?
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嗎?
當然
自製也一樣
自製的好處差別在對往後多一個希望

我常舉例
海軍堅持做那麼大的神盾艦買不到又做不出來就耗在哪裡
做一個海軍不喜歡的輕型巡防艦有沒有解決若幹問題?
如果能夠更快速的做20艘1500噸的巡邏艦 [八顆雄二]
有沒有快速的解決現在的問題
大型的神盾艦你可以慢慢去磨啊

既然現代的戰爭是系統化
武器系統的搭配就可以多樣化
沒有非得怎麼樣才行
國防部真的也得與時俱進
gprs19 wrote:
做出韓國水準的KF21不難吧!


韓國自研戰機的時候,基本可以做到北約體係下的在售貨架子系統隨便選購。
貴岸目前做不到。
以現在的政治環境,台製戰機要整機出口比較困難。但是可以賣關鍵元件。台灣建立起來的產業鏈切入民用市場目前也是很熱絡
在世上只有中美俄有五代機的現在,甚至有人認為美國以外都沒有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以台灣的軍費能自研戰機

台灣自稱強在芯片產業,不如先弄AESA電達換掉自己的老機雷達吧
dfmtf wrote:
在世上只有中美俄有五代機的現在,甚至有人認為美國以外都沒有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以台灣的軍費能自研戰機

台灣自稱強在芯片產業,不如先弄AESA電達換掉自己的老機雷達吧


先問你一個問題,
誰說ADF是規劃成五代機的?

依照之前漢翔和中科院的說法,
ADF是一架有內置彈艙,能達到一定匿蹤(但不到F35那種等級),
且其他性能與F-16相差不多的戰機,無垂直起降,最多只能算是4.5代機水準。
這種等級,
以台灣軍費來說是辦的到(如果沒被外購軍品排擠的話)。

但是無論是4代,4.5代,5代,台灣都無法靠自身技術來全部完成,
部分關鍵零組件和必要技術都需要外購或外援,
但是人家就是不賣。

IDF的小鼻頭能裝多大的AESA雷達?
AESA比傳統雷達更耗電,IDF機身小,內部要擴充不容易,
不確定IDF能否增大供電。
gprs19 wrote:
以現在的政治環境,台製戰機要整機出口比較困難。但是可以賣關鍵元件。台灣建立起來的產業鏈切入民用市場目前也是很熱絡
誰都一樣,誰能花大錢投資研發不作外銷的,就某個撒幣國老作一些性能不佳的軍武,投大錢無法外銷,我們再來看他虧錢生意能撐多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