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狙擊鏡的倍數、視野半徑、敵人速度、敵人距離的4角關係,學的好就贏過99%國軍

光是配發狙鏡這件事放在國軍就是不可能
就算退百步言 紅點也不可能
這種東西只要到了部隊就是當神主牌供起來的 有碰過高裝檢的人都懂

不用說
一般便宜的狙鏡到 200M 開外 它的色散 / 相散都會開始變的很嚴重
整個畫面都會開始糊掉 萬一碰到熱上升氣流 更是慘不忍睹
同時 整體耐震 / 耐用 / 防水 等軍規都未必能符合國軍的射箭畫靶式標案

YT 上搜一下各廠牌的對比 然後去搜一下價位
把這價格乘上個幾倍 就差不多是國軍的價格了
暗房教父 wrote:
光是配發狙鏡這件事放在國軍就是不可能
就算退百步言 紅點也不可能
這種東西只要到了部隊就是當神主牌供起來的 有碰過高裝檢的人都懂

國軍的悲哀,捨不得給單兵練習。
所以國軍的訓練能指望個啥東西?

所以我過去主張民間自備,發槍時,軍方須提供給我們歸零的操作場地和彈藥。

暗房教父 wrote:
不用說
一般便宜的狙鏡到 200M 開外 它的色散 / 相散都會開始變的很嚴重
整個畫面都會開始糊掉 萬一碰到熱上升氣流 更是慘不忍睹
同時 整體耐震 / 耐用 / 防水 等軍規都未必能符合國軍的射箭畫靶式標案

挑物鏡直徑大的,可以有效改善。
24mm物鏡的產品真的太小,很吃鏡片的曲率變化。
想要穩穩觀測300~400m,又不想要太重,40mm是理想的選擇,
32mm則略為偏小。

(不要問我為啥40mm~32mm之間沒有其他尺寸,我也想知道原因。)


暗房教父 wrote:
YT 上搜一下各廠牌的對比 然後去搜一下價位
把這價格乘上個幾倍 就差不多是國軍的價格了

你是說國軍自產的成本價?
就一堆人以為拿把槍給個150發就能打贏全世界
兵火力才是戰場的優勢其他都是屁
pc8801 wrote:
火力完整覆蓋就對了再...(恕刪)
最近把六五步槍加上了Aimpoint PRO 跟三倍放大鏡
近一點只用紅點,遠一點轉放大鏡
目標獲取比鐵瞄快非常多,眼睛也不會那麼累
打起來很有趣
還在練習兩眼睜開瞄法,老是下意識會閉另一眼

Mike H

這組合一般步兵很好用了。

2024-05-25 3:57
eanck
eanck 樓主

Mike H 這組合確實對一般步兵很好用,但共軍也是這裝備,能夠1換1已經是對我方很幸運的換法了。而我方有多少人命可以和中共國玩1換1? 要保命,我們只能從距離上下手。

2024-05-25 16:14
Prelude wrote:
最近把六五步槍加上了Aimpoint...(恕刪)




照片中的EP-8 lpvo 管徑34mm,這可是比一般30mm優的好東西啊,而且價格不菲。怎會想要買這一款?

再請教一下,
ep-8的焦距是固定的,預設在多遠?
我看說明書沒寫。

它的fov ,我看不太懂它的說明。
『FOV (Field of View) at 1x: 121.15' 22 deg
FOV (Field of View) at 8x: 14.56' 2.78 deg』

我的解讀是
1倍時,在不知多遠處,可視範圍的直徑為 121.15 ft (是ft?) 角度22度
8倍時,在不知多遠處,可視範圍的直徑為 14.56 ft? 角度2.78度
不知有沒有錯?

重量 : 21oz ,是含夾具的重量? 還是不含的重量?
f22f35f117b2

在optics trade看到預設好像是100Y

2024-05-25 0:52
eanck wrote:
想要第一擊打中"靜止...(恕刪)


前輩所言甚是,曾看過一本書提到:解析度的重要性大於最高倍率,考慮中短距離交戰的話,這大概就是最近LVPO和可變倍狙擊鏡配紅點盛行的原因吧?
國軍共品拿不到,自己裝不知行不行?(戰時應該不會大頭在管要有一致性了吧?)
有關移動靶,尤其是狙擊鏡相關真的是沒有涉略過,不知有些問題是否可以私訊請教前輩?
eanck
eanck 樓主

公開問就行,說不定別人有更好的答案。 這裡臥虎藏龍。

2024-05-25 6:18
eanck wrote:


Prelude wrote:
最近把六五步槍加上了Aimpoint...(恕刪)




照片中的EP-8 lpvo 管徑34mm,這可是比一般30mm優的好東西啊,而且價格不菲。怎會想要買這一款?

再請教一下,
ep-8的焦距是固定的,預設在多遠?
我看說明書沒寫。

它的fov ,我看不太懂它的說明。
『FOV (Field of View) at 1x: 121.15' 22 deg
FOV (Field of View) at 8x: 14.56' 2.78 deg』

我的解讀是
1倍時,在不知多遠處,可視範圍的直徑為 121.15 ft (是ft?) 角度22度
8倍時,在不知多遠處,可視範圍的直徑為 14.56 ft? 角度2.78度
不知有沒有錯?

重量 : 21oz ,是含夾具的重量? 還是不含的重量?

這間公司聽說"請"了很多油土伯做review,所以很容易看到這款鏡子的介紹
主要讓我想嘗試這款鏡子的原因是他的tracking做得好像很不錯,比貴上不少的鏡子都做得好
加上他的瞄線很特別,感覺實用性不錯
34mm的桶身好像會有個鏡筒比30mm的鏡子更接近槍身的錯覺
還沒有拿去正式靶場試過
只有拿去野外短距離歸零
所以FOV的感覺還沒有掌握
不過應該是100碼沒錯
另外我不明白你所謂焦距的意思
重量21OZ不含鏡座
Prelude wrote:
這間公司聽說"請"了很多油土伯做review,所以很容易看到這款鏡子的介紹
主要讓我想嘗試這款鏡子的原因是他的tracking做得好像很不錯,比貴上不少的鏡子都做得好
加上他的瞄線很特別,感覺實用性不錯

你這邊的"tracking"指的是SCOPE tracking嗎?

如果你指的是這個,若你發現打沒300發,"歸零設定"就跑掉了,
這時就去對照他官網上寫的耐震G數,便能發現這公司有沒有誠實標示、信譽如何。
耐震G數愈高,每次射擊的偏移量愈少、耐用性也愈高。


Prelude wrote:
34mm的桶身好像會有個鏡筒比30mm的鏡子更接近槍身的錯覺

在瞄準線和射擊線處於相同高度差時,目鏡比較大,就會有這種感覺,
你可以多方比較,看是不是這樣。

Prelude wrote:
還沒有拿去正式靶場試過
只有拿去野外短距離歸零
所以FOV的感覺還沒有掌握
不過應該是100碼沒錯

美國真的很奇怪, 英制是從英國發展出來的,
結果英國目前是以公制居多, 美國反而是英制為主,
我個人是很看不習慣英制。

Prelude wrote:
另外我不明白你所謂焦距的意思

焦距是在遠距離精準射擊時非常重要的參數。
200m以上的射擊,只要焦距設定差40m以上,你就會明顯感覺到打不准。

假設你的ep-8的焦距設在100m遠處,
你拿去看 200m、300m、400m的目標,
槍身不動,只有眼球對準目鏡時,你的頭的位置上移一點、下移一點、左移一點、右移一點,
會發現隨著眼球的位置移動,鏡片中的準心對準的位置也跟著偏移,
這就是"視差 (parallax)"。

以我的經驗來說,焦距不可能調的完全準,
誤差10% 對彈著點的影響幾乎可忽略,
誤差20%的影響可以接受, 但超過30%就很糟了。

例如: 假設你的ep-8的焦距設在100m遠處,
你在瞄90~110m的物體時,準心對到位置幾乎不隨你的眼睛位置而移動。
你在瞄70m以內、130m以外的物體時就能察覺到差別了,
"視差 (parallax)"如果大的很明顯,即便是你的『歸零』做的很完美,
還是會造成你在鏡頭中瞄的是人頭,但實際打出去後,射中的卻是龜頭,
這個例子簡單吧?

如果有人對你吹噓他遠距離射擊多厲害,
你問他"焦距"的相關問題,便能知他在遠距離射擊上有多少真本事。

ep-8 有8x,理論上可以應付300yard以內的目標,
就算遇到天賦比較差的人,也可用於200yard以內目標,
不給調焦距實在是對不起他的價錢和重量。

Prelude wrote:
重量21OZ不含鏡座

那個鏡座推估約150g,總重量真的重啊,

每多一個功能,就會多一份重量,
但是21oz竟然不含調焦距的功能,這實在有點弱啊,
難道管壁特別厚重?

============
以我的經驗,要熟悉一組特定的『鏡、槍、彈』組合,100發子彈算少的唷。
可以算一下:
歸零要幾發?
抓視差的實際差距要幾發?
熟悉射擊後重新抓回適眼距(eye relief)並再射擊,要幾發?
練習調動倍率、焦距後馬上射擊,要幾發? (不同倍率有不同的適眼距)
熟悉各種射擊姿勢要幾發?
掌握FOV要幾發? (通常是獵人特別需要)
...............

但是在台灣當兵,整個服役期間才打幾發?
我今天鼓吹射擊訓練應由民間接手退役後的進階訓練,絕對是在救台灣。
台灣軍隊訓練出來的兵,丟到國外民間的射擊同好會去,
在多元的射擊環境下,打150M以上幾乎是可悲的笑話,我想你應該有相同的感觸。
eanck wrote:

你這邊的"tracking"指的是SCOPE tracking嗎?

如果你指的是這個,若你發現打沒300發,"歸零設定"就跑掉了,
這時就去對照他官網上寫的耐震G數,便能發現這公司有沒有誠實標示、信譽如何。
耐震G數愈高,每次射擊的偏移量愈少、耐用性也愈高。


tracking 是那兩個調整高低跟風偏的準確度
這個很容易測試,然後這鏡子公認比貴很多的其他LPVO都要準確,這一點讓我覺得這鏡子這方面有下功夫

你說的那個是能不能hold zero
我還沒有發現我手邊的鏡子會出現這個問題,基本上不能hold zero的鏡子就可以丟掉了,個人覺得這個是瞄鏡最基本的要求
其實所謂歸零跑掉,我個人覺得跟鏡座,鏡環品質還有有無按照正確扭力安裝瞄鏡關係可能更大


Prelude wrote:
還沒有拿去正式靶場試過
只有拿去野外短距離歸零
所以FOV的感覺還沒有掌握
不過應該是100碼沒錯


美國真的很奇怪, 英制是從英國發展出來的,
結果英國目前是以公制居多, 美國反而是英制為主,
我個人是很看不習慣英制。

Prelude wrote:
另外我不明白你所謂焦距的意思


焦距是在遠距離精準射擊時非常重要的參數。
200m以上的射擊,只要焦距設定差40m以上,你就會明顯感覺到打不准。

假設你的ep-8的焦距設在100m遠處,
你拿去看 200m、300m、400m的目標,
槍身不動,只有眼球對準目鏡時,眼球的位置上移一點、下移一點、左移一點、右移一點,
會發現隨著眼球的位置移動,鏡片中的準心對準的位置也跟著偏移,
這就是"視差 (parallax)"。

以我的經驗來說,焦距不可能調的完全準,
誤差10%的影響幾乎可忽略,
誤差20%的影響可以接受, 但超過30%就很糟了。

例如: 假設你的ep-8的焦距設在100m遠處,
你在瞄90~110m的物體時,準心對到位置幾乎不隨你的眼睛位置而移動。
你在瞄70m以內、130m以外的物體時就能察覺到差別了,
"視差 (parallax)"如果大的很明顯,即便是你的『歸零』做的很完美,
還是會造成你在鏡頭中瞄的是人頭,但實際打出去後,射中的卻是龜頭,
這個例子簡單吧?

如果有人對你吹噓他遠距離射擊多厲害,
你問他"焦距"的相關問題就能知他有多少真本事。

ep-8 有8x,理論上可以應付300yard以內的目標,
就算遇到天賦比較差的人,也可用於200yard以內目標,
不給調焦距實在是對不起他的價錢和重量。


沒有parallax 調整應該是沒有那個需要
你找個LPVO有附parallax調整的來看看,應該找不到,不管多貴的
我猜是因為LPVO的倍數太小了,在500碼內的距離parallax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 MOA)
大部分廠商LPVO應該是把zero parallax做在100-125碼 (100公尺左右)
我不知道你說瞄大頭卻中小頭的根據是從何而來
調到8倍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因著相當侷限的eye relief/eye box強迫眼睛對準瞄鏡瞄線,等於是被逼著有個固定的cheek weld
所以更可以不需要考慮parallax的問題


Prelude wrote:
重量21OZ不含鏡座


那個鏡座推估約150g,總重量真的重啊,

每多一個功能,就會多一份重量,
但是21oz竟然不含調焦距的功能,這實在有點弱啊,
難道管壁特別厚重?

============
感覺東西重,就表示缺乏鍛鍊(哈哈,我開玩笑的)

以我的經驗,要熟悉一組特定的『鏡、槍、彈』組合,100發子彈算少的唷。
可以算一下:
歸零要幾發?
抓視差的實際差距要幾發?
熟悉射擊後重新抓回適眼距(eye relief)並再射擊,要幾發?
練習調動倍率、焦距後馬上射擊,要幾發? (不同倍率有不同的適眼距)
熟悉各種射擊姿勢要幾發?
掌握FOV要幾發? (通常是獵人特別需要)
...............

真的,應該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所以幾百發跑不掉
我個人覺得用LPVO時,不是1倍就是最高倍數,FFP的設計也要需要轉到最高倍數那些瞄線測距跟BDC才準確
所以不太有中間倍數使用的機會
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覺得單純一個內紅點配上一個放大鏡似乎也相當靈活又快速,有需要打遠一點就轉放大鏡,近一點就直接用紅點快速獲取目標



但是在台灣當兵,整個服役期間才打幾發?
我今天鼓吹射擊訓練應由民間接手退役後的進階訓練,絕對是在救台灣。
台灣軍隊訓練出來的兵,丟要國外民間的射擊同好會去,幾乎是可悲的笑話。
我想你應該有相同的感觸。

這個我絕對認同
射擊要熟練就是靠子彈堆出來的
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Prelude wrote:
沒有parallax 調整應該是沒有那個需要
你找個LPVO有附parallax調整的來看看,應該找不到,不管多貴的
我猜是因為LPVO的倍數太小了,在500碼內的距離parallax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 MOA)
大部分廠商LPVO應該是把zero parallax做在100-125碼 (100公尺左右)
我不知道你說瞄大頭卻中小頭的根據是從何而來
調到8倍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因著相當侷限的eye relief/eye box強迫眼睛對準瞄鏡瞄線,等於是被逼著有個固定的cheek weld
所以更可以不需要考慮parallax的問題


『瞄大頭卻中小頭』這是幽默風的誇飾法,
以焦距設在100碼的SCOPE為例,你拿去瞄250M (273 Yards)的物體,
parallax造成的射擊誤差最大約±20cm。

由於我刻意訓練瞄人頭,這個20cm誤差對我來說是致命的,
哪怕子彈從敵人的耳朵旁邊飛過,對我來說很可能沒有下一次射擊機會。

我認為如果訓練量能允許,
台灣的士兵應該要訓練"第一發"瞄人頭,而不是瞄軀幹,
理由是國軍提供的槍彈組合的子彈動能偏低,拿去對付共軍的防彈衣有啥用?
如果是打人頭,即使打在頭盔上,物理傷害、精神傷害都會比較嚴重。

"第1發"沒中,敵人就會開始亂竄,這時才開始瞄軀幹,能打中一發是一發,
但理想始終是理想,實際操作時,會發現用9倍瞄300m的靜止人頭,已有相當難度,
若是緩步移動的人頭,那命中率絕對慘不忍睹。
僅極少數俱備天賦且有能力下苦功的人才適合練"瞄300m人頭",
若要快速大量訓練、普遍提升整體的射擊實力,還是練瞄軀幹比較理想,
最起碼挫折感不重,比較有繼續付費射擊的慾望。

關於cheek weld,
在連續快瞄快射的急迫情況下,貼的再好,眼球的上下左右偏差範圍也有約2cm (±1cm),
這個影響有多大,目前我沒有數據。
eanck
eanck 樓主

ekumo07666 在台灣,平民能拿到的只有5.56的AR-15槍系,故我在外國拿非5.56/AR-15的槍根本沒意義。我拿過蠻多種,主要是感受人因工程的差異。我發文貶過T65K2正是基於人因工程

2024-05-25 23:14
eanck
eanck 樓主

ekumo07666 至於沒聽過打中鹿頭,我認為是沒人會刻意打鹿頭,大家打鹿是為了謀生,鹿頭可以做標本,價錢不錯。而且鹿頭平常是晃來晃去的,想打頭要趁他覓食,頭幾乎不動的那幾秒鐘。

2024-05-25 23:44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