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光台灣自己沒那個技術...(恕刪)
技術上並不難 但意義不大 你的市場就那麼點 能跟海馬斯拼嗎?

關鍵零組件如陀螺儀 GPS導引元件 如果要做到跟海馬斯M30/M31一樣
成為戰場大殺器....
你就得買美國製品 並搭配老美軍規GPS
這連共匪都辦不到 小小中科院可以嗎?
而且這一枚造價也要15萬美金 (70km版本)
連美軍都打不太起 況乎軍費沒人家1成的小小台灣?
老美願開綠燈賣出 台灣就是買進來 絕對比你自己開發還便宜且可靠...

問題在老美現在也是產能塞車 要加購確實會是問題...

要研發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現在戰爭危機迫在眉睫
習匪最晚十年內必定攻台 如果不攻未來也沒成功機會了....
今天若是2010年 是可以做這種準備 但現在是2024年 太晚了...
任何軍備發展製造 先考慮這大前提 不是一望無際漫天開價
務實地說 台灣現在該全力製造的 是技術成熟且能盡速量產的武器
如雄風/天弓飛彈 155mm標準規格砲彈及短程火箭(供RT2000使用)
還有短程戰術無人機
這些才能趕上3~5年內迅速增加且裝備部隊...

美國現在的戰術想定裡 根本沒期待台灣有多少中遠程打擊能力
倒不是多看不起台灣 而是這些武器單價本就不便宜 連美軍自身庫存都不算多
尤其是像JASSM LRASM這類高技術性次世代彈藥
俄烏戰爭告訴大家 無論高科技武器再強 面對大型高強度戰事 "彈藥基本功"仍是王道
俄羅斯7千多枚戰術飛彈打下來 仍要靠每天超過2萬發砲彈才能跟烏克蘭在戰線上互推...
對台灣這樣與強大對手極接近的國家對陣 武器與彈藥數量 比質量更重要..
因為你不可能先手大規模打擊對手 這是台灣做不到的...(你不是以色列 現在才動手開發量產來不及了)
而共匪就像俄羅斯一樣 可以先手用大規模飛彈及空軍襲擊 殺你一波... 造成相當損失
武器與戰力只有越分散 才能在這種攻勢中減少傷害....
論戰力保存與防禦戰威脅性 一艘神盾艦不如10艘飛彈艇...
兵推結果也告訴我們 台灣這些高大上的海空軍 一星期甚至數天內必定損失殆盡...
不是被匪軍數量優勢壓倒 就是連出門都沒機會就被癱在機場或港內...

但是共匪不管遠程武器及海空軍再強 想徹底擊敗佔領台灣 都免不了最後的登陸作戰
對美國而言 它就是要台灣守住這波陸上戰鬥 打不贏跑給匪軍追都可以...
匪軍在台灣 絕大多數軍用物資根本不可能"就地整補"
(那是當然 一般生活物資 台灣自己都不夠用了 還留給你匪軍? 彈藥及武器規格更不通用)
想控制佔領台灣 最少要10萬以上正規軍登陸作戰 然而沒佔領大港口 (因為台灣可以輕易破壞或封鎖其使用)
想持續補給這支部隊 幾乎不可能的事
辦不到就是辦不到 這是物理戰術環境的限制 國力再強也沒用
因為
現代戰爭的強大陸上武力 沒有不建立在高強度後勤依賴上 例如M1戰車很強很猛
但後面不跟著大量補給車隊 一場戰鬥就能耗光隨車彈藥油料
當然如果某些小粉紅認為學俄爹一樣一堆韭菜砲灰兵登陸也可以輾壓台灣 那就這麼幹吧
說再多也沒用....

把匪軍補給線拉長 剩下就是美日海空聯軍 打一場決定性會戰收拾共匪海空軍...
切斷匪軍登陸部隊後援 成為一場台灣本土的古寧頭戰役 這樣就勝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