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 Energy wrote:一般都卜勒無法看到船體影像,只有SAR可以。中科院網站的那個雷達看起來符合你你的照片。 那個天線以前展出時一直沒有外殼 (多個呆重也不太好),也沒有散熱裝置,就跟一般的空用雷達凹槽陣列天線一樣,影片中的天線型式大不相同,一切都是猜測,純屬閒聊。
最爽的是劍翔,雖然國防部態度不知道,但是至少中科院已經想定未來可能五種構型。反輻射型,EO/IR影像目標型,雷達誘標型,固定座標衛星定位型,遊蕩彈藥型。採用數量不對稱來聯合雄風編隊攻擊艦隊的想法了。希望預算可以砸下去。數量開下去,成本就會降了。
TW Energy wrote:最爽的是劍翔,雖然國防部態度不知道,但是至少中科院已經想定未來可能五種構型。反輻射型,EO/IR影像目標型,雷達誘標型,固定座標衛星定位型,遊蕩彈藥型 雷達誘標型不知道可以模擬到什麼程度,劍翔的飛行軌跡就是無人機的樣子,光憑反射訊號很難騙到敵人,要模擬出速度、大小比它高出很多的高威脅目標反射訊號去欺騙對方的雷達才行,如果中科院可以做到,那麼接下來就很有意思。
(29:16) 「它還配置了我們主動相列雷達兼具了xx的功能,擁有主動的高精度歸向能力」 ----> 弓三台北航太展》海劍2型防空飛彈彈體曝光 較陸射「長一截」「垂直發射構型具「一坑四彈」功能,目前海射劍二已於海軍玉山艦、塔江艦完成部署。」----> 海劍二兩個謎底揭曉,幾年前陳淑娥博士的簡報內容暗示弓三尋標器是AESA是正確的,而海劍二的垂發系統改為類似MK41「一坑四彈」的配置,已經跟幾年前的測試影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