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獨家/潛艦國造創紀錄!37年來首度海軍256戰隊接艦官兵編成進駐

未來這些接艦官兵要先潛入深海測試IDS是否能達到設計指標,每一次的測試都是拿命在搏,在此先向這些人致敬,預祝平安順利
六月牛車

那位主導的黃將軍,不是說要和造船廠的主管們,一起隨同出航下潛嗎?希望一切順利!

2023-07-16 8:17
rukawa1 wrote: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恕刪)


非常同意你說的!
不懂軍事在那鬼扯!
看看澳洲工業科技在台灣之上
還有技術母廠
建造柯林斯級孩一堆問題
台灣第一次建造潛艦!
還一大堆自製 萬國造的零件
沒有問題才是有問題
一定是一大堆問題
找出問題 解決問題...才是該有應有的路

至於2號艦邊建邊改?
看看造艦經驗豐富的米國勃克級
伯克號的建造工作於1985財年執行,
由於第二、三號艦(DDG-52、53)的艦造排定在1987財年開始,
因此有將近兩年的時間進行進一步設計修改

再看看福特號
因為國防部長要一步到位
發生了啥事
GAO也批評美國海軍, EMALS與AARS仍在陸地測試階段時,就已經將相關組件交付給福特號(在2014年底,福特號已經接收了EMALS與AARS的94%硬體);一但測 試中發現需要 有任何需要做重大修改之處,就必須回頭修改或重新製造已經交付的組件,浪費資金,例如AARS在設計階段就發現液壓折流器(Water Twister)強度不足,連帶使福特號已經接收的AARS硬體需要更換。
owlowlowl0212 wrote:
非常同意你說的!不懂...(恕刪)


照你這麼說澳洲現在改造核潛艇啟不是更死?



澳洲的需求與瑞典設計的柯林斯使用環境大不相同

普通柴潛最多跑個幾百公里就進入伏擊區

澳洲潛艇伏擊區設在幾千公里外南海與東海

澳洲柯林斯需要長時間露出呼吸管在水下高速潛航

又因需要高速潛航使用了比普通更多的三部柴油引擎

露出呼吸管潛航水下阻力大又配有強力引擎,這樣的操法自然問題多

需要長時間在水下高速潛航下,所以澳洲現在選擇建造核動力潛艇了

.......

後期改裝改型降低阻力,




潛艦六個分段中,對於精密度要求最高、難度最難的艦首段(即第六分段,GB6)於今年(2022年)5月20日完成,6月27日完成焊接魚雷管前的準備工作。焊接魚雷管屬於開槽精加工作業,耐壓殼前部預留的六個洞要分別與六根魚雷管段對焊,焊接過程不能變形與失去精準度;即便前幾根魚雷管施工順利,下一根若出現問題就可能連帶波及旁邊已經焊接完成的魚雷管,就必須整個重做 。潛艦艦首段由於造型複雜且有六個魚雷開口,為了防止施工無法達標,第六號分段一開始就製造二個預備,萬一第一個施工失敗,馬上用第二個組件重做。依照「菱傳媒」2022年7月12日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台船生產潛艦的「海昌工廠」技術人員在5月20日完成艦首(耐壓殼前部)端板的魚雷發射孔的開孔與加工作業,施工精密度比原先規劃的還要精準,因此在6月底前已完成魚雷發射管焊接工作前的準備,目前變形率也較之前規劃的較低,足見台船的潛艦焊接人員的工藝水準已達到世界水平。
於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以及「潛艦國造」總召集人、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強調原型艦可在2023年9月提前下水,也有部分意見質疑進度是否過度壓縮,2023年9月其實會變成「政治下水」,完全是為了趕在蔡英文總統卸任之前為她做出「政績」。2023年5月18日「信傳媒」引用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前海軍軍官張競的意見,認為IDS原型艦計畫從頭到尾沒提過出廠測試(FAT),完全違背正常施工原則;張競稱以土耳其建造潛艦(214TN型)為例,原本土耳其想要趕進度,將泊港測試(HAT)壓縮到9個月,隨後出海測試(SAT)壓縮到11個月完成;後來因為擔心趕工可能造成的負面結果,所以FAT、HAT、SAT這3項測試還是回歸正軌,總共需要62個月。當初台灣方面從荷蘭接收劍龍級潛艦時,也是依照HAT測試程序完成才下水,以確保下水後的安全。

「信傳媒」報導也引用前潛艦訓練中心教官、中華經略國防協會研究員王志鵬的意見。王志鵬依據國內外公開訊息分析,如果IDS原型艦要在2023年9月下水,可能有些測試會等到泊港測試(HAT)階段才做,這樣並不符合潛艦建造邏輯,具有相當的風險;土耳其建造潛艦從FAT、HAT到出海測試(SAT)要62個月,但台灣要壓縮在3年(36個月)完成,2023年9月下水到2024年2月,才5個月就要完成HAT,少於正常的半年。王志鵬解釋,潛艦下水前的測試和準備工作,概略分為「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塢內各裝備測試」和「塢內靜水壓測試」三個階段,每階段由「測試評估小組」和「潛艦監造小組」進行雙重鑑查,完成後需於測試結果的文件上簽名負責。在「各壓力殼船段焊接結合」階段,包括作戰系統以及動力輪機等各型裝備,必須先完成單機測試然後裝進分段,分段焊接完成後如果才發現任何重大錯誤,就只能重新切開耐壓殼進行修改;「塢內各裝備測試」階段包測試艦上27個以上的主/次要系統,艦上所有管線(包括高壓氣體以及海水管路)以及電力是靠岸上設施提供,測試項目由單一系統開始,逐漸到推進與相關系統的聯合測試,到最後是全艦動力與電力系統的整體測試。進入「塢內靜水壓測試」階段又可分為兩大部份:首先將海水導入乾塢,淹過潛艦海水冷卻進口時停止進水,移除潛艦連接到岸基設施的海水管路後,啟動潛艦本身的主海水冷卻馬達,進行全艦全面性測試。如果一切無誤,則可進一步進行關鍵的「潛艦靜態浮於水面」,是出塢下水前的考驗,持續將海水導入乾塢,直到潛艦浮起脫離塢墩,正常浮在水面上;之後,再仔細精算全艦重量平衡,調整潛艦上前、中、後、左右的平衡水櫃,過程中潛艦的前後俯仰與左右傾斜角度,誤差都必須保持在1度以內;一旦誤差超過標準,就必須立即停止塢內進水,盡快找出原因。而潛艦符合標準浮在塢內靜水狀態下,還要測量自身裝備所產生的噪音初始值,以及檢查艦體是否出現漏水。在上述塢內測試的各階段最大的威脅,就是「意外泛水」(即海水淹進船體)所造成的災害,而電瓶首次充/放電,也有失火或爆炸的危險。等潛艦「塢內靜水壓測試」完成後,才正式離開船塢移到專用碼頭後,之後才進行HAT、SAT以及與後續的作戰測評。王志鵬批評,國防部與海軍從未公開明確說明或詮釋「潛艦下水」真實定義,有失軍事專業的立場和尊嚴;如果只為「政治下水」,不僅僅是「政治操弄了國防軍事」,更是「政治侮辱了潛艦專業」。
2019年10月中旬,「上報」引述海軍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海軍內部有意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現階段IDS潛艦的八艘翻一倍,建立一支擁有15艘的潛艦部隊;若IDS原型艦建造順利且符合海軍需求,接下來會持續依照作戰需求,對IDS規格與性能進行滾動式修改後。因此,在完成8艘IDS潛艦後,再繼續生產四艘接替海軍現役兩艘GUPPYII潛艦與兩艘劍龍級潛艦,然後再增加三艘,如此未來30年可以持續建造15艘潛艦。如果能做到這樣,理論上可創造總值8000億新台幣、至少1萬個工作崗位、且能永續存在的潛艦產業,可以無縫隙地持續進行潛艦設計研改、維修與建造新艦的(類似日本的潛艦產業),可長期維持供需並留住產能與人才,而不是在階段性工作完成後,就只能讓原先辛苦建立的產能與人力流失。
兩年一掃新的,新的研發系統也可快速導入
最舊就可以保持在30年,就退役
Charlie2020 wrote:
潛艦六個分段中,對於精密度要求最高、難度最難的艦首段(即第六分段,GB6)於今年(2022年)5月20日完成,6月27日完成焊接魚雷管前的準備工作。焊接魚雷管屬於開槽精加工作業,耐壓殼前部預留的六個洞要分別與六根魚雷管段對焊,焊接過程不能變形與失去精準度;即便前幾根魚雷管施工順利,下一根若出現問題就可能連帶波及旁邊已經焊接完成的魚雷管,就必須整個重做 。潛艦艦首段由於造型複雜且有六個魚雷開口,為了防止施工無法達標,第六號分段一開始就製造二個預備,萬一第一個施工失敗,馬上用第二個組件重做。依照「菱傳媒」2022年7月12日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台船生產潛艦的「海昌工廠」技術人員在5月20日完成艦首(耐壓殼前部)端板的魚雷發射孔的開孔與加工作業,施工精密度比原先規劃的還要精準,因此在6月底前已完成魚雷發射管焊接工作前的準備,目前變形率也較之前規劃的較低,足見台船的潛艦焊接人員的工藝水準已達到世界水平。
我合理的懷疑⋯目前這批造艦人員裏有許多根本不是第一次造艦的台船台灣員工!
owlowlowl0212

中華民國海軍日籍志願大隊!(英語:Japan Volunteer Group,縮寫JVG) 中華民國海軍韓美籍志願大隊! (英語:Korean Volunteer Group,縮寫KVG)

2023-08-22 17:15
Charlie2020 wrote: 2019年10月中旬,「上報」引述海軍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海軍內部有意進一步擴展生產規模,將現階段IDS潛艦的八艘翻一倍,建立一支擁有15艘的潛艦部隊;若IDS原型艦建造順利且符合海軍需求,接下來會持續依照作戰需求,對IDS規格與性能進行滾動式修改後。因此,在完成8艘IDS潛艦後,再繼續生產四艘接替海軍現役兩艘GUPPYII潛艦與兩艘劍龍級潛艦,然後再增加三艘,如此未來30年可以持續建造15艘潛艦。如果能做到這樣,理論上可創造總值8000億新台幣、至少1萬個工作崗位、且能永續存在的潛艦產業,可以無縫隙地持續進行潛艦設計研改、維修與建造新艦的(類似日本的潛艦產業),可長期維持供需並留住產能與人才,而不是在階段性工作完成後,就只能讓原先辛苦建立的產能與人力流失。
本來就應該這樣!潛艦是共產黨最忌諱的武器!加上台灣東部有天然的海溝,台灣應該效法二戰時期德國海軍狼群戰術⋯廣造潛艦用來嚇阻共產黨侵門踏戶!
工藝就是要發揚光大。一般軍艦比照處理
台灣工業水準才能提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