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何海軍只接受4500噸級的巡防艦? 海軍到底要哪種軍艦才好?

Charlie2020 wrote:
海軍當初把巡防艦的重...(恕刪)




以軍艦噸數來做衡量是沒有辦法的事
噸數要夠軍艦的動力 電力 承載能力 運作空間才有辦法找到一定的需求



一旦開戰除了跟美軍配合之外
我們也會有一定的獨立作戰計劃
會有艦隊在遠海作戰
東北部 東部菲律賓海 巴士海峽 還有南海護航作戰
必須有大艦負責艦隊護航 防空 反潛 水面作戰
4500噸真的不夠
而現在的狀況卻是一級老艦太多
每次都以超高人力出任務 不符成本


想要有具備區域防空的神盾大艦 不要把他設想的噸位太小
那是不切實際的
7500噸到8500噸之間的大艦6~8艘
區域防空火力不小於基隆級 配備海弓三雄2E等等
負責國土防衛作戰的主力


未來很可能會有Link22 小艦沒有長程雷達可以靠資料鏈路
或者空中長程無人機 重點是快 火力強大
所以工作馬以2000噸到3500噸 海劍二x32 蠻合適的
平時巡弋護航 外島運補 跟監驅離 近域防空 反潛 水面作戰
省錢又能做事
16~20艘



近海巡弋
就讓700噸的沱江級負責
以後如果升級以不超過1000噸為原則
避免任務性質重疊
Charlie2020 wrote:
海軍當初把巡防艦的重...(恕刪)

中華民國決定要幹嘛了嗎?
海軍決定要幹嘛了嗎?

結論:沒有答案
"為何海軍只接受4500噸級的巡防艦? "
感覺海軍這種思維類似先射箭再畫靶,想要甚麼都是一步到位。問題是,沒有事情是可以一蹴可及的。結果,反反覆覆的艦軍思維,造成都多少年過去了,目前比較具體的成績大概也只有沱江塔江系列,還有潛艦的進度還如期而已。但伴隨著是海軍現有的各式主力作戰船艦一款又一款的越來越老舊,卻仍不見後續承接換代的船艦在哪裡,還在紙上談兵。。。

看到對岸的各式餃子戰艦一艘一艘的成軍,且不說戰力是否如對岸所宣稱那般強,光是說要一對一PK,在美軍不介入的情形下,海軍有把握我國的哪一款軍艦可以KO同噸位對手的? 海軍的艦艇更新計畫真的要加快腳步,別再拖了。特別是現在趁國內輿論多半支持的大環境底下,盡快的要外購或部分外購就快定案,可國造的部分繼續推動,兩者並行也是很好的。

現實的問題是我國面臨極大的國防威脅,而過去每年度的國防預算占約在2%左右去年度2022年約占2.2%,是該適度提高的。畢竟我國面臨的威脅不同於一般國家,雖說國防預算再高也搞不起軍備競賽,然而,該做能做的若沒有先做,還空談什麼保台衛國?

政院拍板112年度國防預算大增716億 成長13.9%
Charlie2020 wrote:
為何海軍只接受4500噸級的巡防艦? 海軍到底要哪種軍艦才好?...(恕刪)
看到對面中國052c(d)跟055這兩型先進飛彈驅除艦,跟下餃子一樣一艘艘成軍,還有人會在乎國軍為何限制在4500噸的軍艦嗎?反正完全不是對手,無所謂吧!
stever2018

中國單挑台灣,有夢最美,在第一島鏈中,中國海軍的對手只有台灣?

2023-06-26 11:47
pyrite

中國目標是全世界,但這樓的範圍只談台灣海軍現況,直接面對的就是中國海軍。想想還是先搞定自己內部矛盾再說吧[^++^]

2023-06-26 13:56
新發展的輕巡應對灰色衝突

量產潛艦和陸射機動反艦飛彈發展不對稱作戰

原有所謂的一級艦改裝升級拉拉皮

目前大概是這樣
毛子的軍費是500~700億美元。
但幾大艦隊養得起的6000噸以上水面大艦加起來不超過10艘。
對這些老艦也都只是維持在能用的程度,除了一兩艘樣板,其他幾乎無明顯改進。
真正花精力發展的是4500噸級的22350和2000噸級的20380。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怕養大艦被當第一目標戰損
養小艦功能不全
養快艇....台海的海象不佳,不中用
完全靠飛彈又失存去在感
沒了像樣軍艦的海軍還能跟其他軍種平起平坐嗎?

加上甚麼漁民抗議之類的

所以4500大概是主是大官們覺得最平衡的噸位吧
問題在即使如此噸位
他們還是要小而強,要武裝到牙齒,要甚麼都有
想強加一些中科院目前技術就是做不到的東西

做不到的話,那養你也沒用了!
所以中科院不管為了生存還是發展
無論如何也只能死吹:我們做得到
而且想盡辦法鼓吹國X國造

你們甚麼最好都給我做,不然我就跟上面打小報告
說你們不愛國

十年後做得到也是一種做得到啊,沒問題的

總之就是一種畸形的輪迴
美國如果同意賣星座級,那海軍就會忽然不堅持4500噸了

海軍對二代艦案極度消極,設立一堆很離譜的指標,然後最後說時代變了原本的指標過時了所以要重來,其實就只是想美國現成貨,不想要國造的主力軍艦而已
Mattelaaa

問題是國軍主力艦隻 尤其是濟陽級實在太過老舊 別說戰時很可能開不出港作戰(可以你也不敢用) 平日值勤都已經非常勉強.. 主力艦隻更新是必要的 哪怕是成功級新造也比不做好~

2023-06-26 12:56
很簡單:
碼頭不夠用~

看看基隆級只能停的幾個碼頭就知道了~ 只有蘇澳跟左營能停靠~
我國海軍一直以操作4千噸級巡防艦為主力~
要擴充碼頭又是大工程

如果能把主力艦隻噸位壓在4500噸 不就沒這問題?

再說 成功/派里級這種噸位艦隻 也能做到防空/反潛任務... 為何做不到整合一起?
高層們是這麼想的... 然而事實上就是做不到~

老美的星座級應該已經是這種萬能艦 做到最低程度的噸位要求了~
台灣的電子與雷達 武器系統整合技術跟得上嗎? 想太多了吧?

就因為海軍高層的無知愚蠢 就讓我國海軍主力艦隻建軍計畫 幾乎形成10年空窗期~
這中間除了兩艘二手派里級進來取代極老舊的濟陽級外 沒有任何主力艦隻下水~
然而這十年也是對岸一年十幾艘巡防艦以上大船 不斷下餃子的時間~

現在可好了 十年一事無成 現在得面對上百艘敵艦的強大壓力 怎辦?

其實現在這個問題也不重要了

我們就講最強的組合: 把4艘基隆級全換成勃克神盾 加上20艘星座級
舉國百姓褲子全當來充當軍費 政府軍方高官全部向老美跪磕賣艦...
這樣就能跟口國海軍單挑了?

別傻了 一艘打五艘你都還可能要輸~

跟一個十倍軍費的國家拼正規海軍決戰? 連甲午戰爭的日本都沒這麼神~
日本後來發動太平洋戰爭 其艦隊實力還略在美國太平洋艦隊之上 尤其是航艦兵力~

若中華民國海軍真的這麼神勇 一打五都要拼 都覺得可以拼贏
那麼該做的絕對不是搞造主力艦艇 而是如二戰末期日本一樣 搞回天等特攻戰術~
直接用人魚雷撲向口國各大軍港炸沉敵艦~
海軍十年來都在浪費時間虛度光陰,巡防艦規劃各種吵最終都胎死腹中,整個艦艇又老又破,質量遠輸對岸,裝備什麼都要技術比別人差勁,噸位不調整不斷鬼打牆。

4艘基隆級驅逐艦在台服役近20年,已無法抗飽和攻擊,有機會買到美國二手神盾驅逐艦一換一都是好事,驅逐艦區域防空強大,戰時可能離開台灣保存戰力,二手提康神盾巡洋艦雖然跟基隆級噸位差不多,但人員編制龐大後勤成本高海軍不會接受,買不到二手早期勃克級基隆級撐一天是一天。

至於巡防艦規格吵這麼多年,震海計劃空轉5年改成防空+反潛輕型巡防艦,該跟潛艦國造計劃時間畫押,什麼時間該做什麼進度到哪制訂好,菲律賓、印尼陸續購買韓國先進巡防艦,海軍再混下去幾年後質量連東南亞都不如。
whitesox

喔,根據海軍否決迅聯系統的原因:“PESA已經過時了”,提康和勃克(Flight III以前所有版本)全部都不符合海軍需求

2023-06-26 14:25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