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倒是可以利用東海岸獨特的地形(離岸不遠就是深海), 發展特殊的發電模式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5%B7%E6%B0%B4%E6%BA%AB%E5%B7%AE%E7%99%BC%E9%9B%BB
海洋溫差發電是利用熱交換的原理來發電。首先需要抽取溫度較高的海洋表層水,將熱交換器裡面沸點很低的工作流體(working fluid,如氨、氟利昂等)蒸發氣化,然後推動渦輪發電機而發出電力;再把它導入另外一個熱交換器,利用深層海水的冷度,將它冷凝而迴歸液態,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周而復始的工作。
https://www.taiwanyes-dow.com.tw/pages/largest-factory
「台灣海洋深層水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台灣花蓮市美崙「台肥海洋深層水園區」內,取水管線佈於花蓮七星潭海灣風景南岸,為全台灣唯一全年穩定供應深層海水之生產基地,深度達海平面下662公尺,取水管總長4950公尺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1279-1.html
溫差發電原理,是取熱不取水,因此低溫的海洋深層水至為關鍵。龔誠山說,和平電廠溫排水約攝氏32度,加熱管線中的液態氨(20度即揮發)成氣體推動發電機後,再用低溫7度的海洋深層水來冷卻,讓氨回到液態,循環加熱發電。
規劃建置1MW(千瓩)裝置容量的海洋能溫差發電,每天可穩定發2萬4000度電,相當於可供給超過2000個小家庭,未來將放大4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