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葡萄牙領有澳門的主權,是當初打仗贏了打出來的。

想換電腦 wrote:
澳門是葡萄牙打仗打贏打出來的,
跟香港是用租借99年的不一樣。

你歷史好像很差 最好是打仗打贏出來的
題外話 葡牙不行了 兩三次想提早歸還 是中國不要
俄羅斯應該也要歸還吧!
葡萄牙與英國
佔領領土上百年之久
在國際上早就是英國與葡國領土

用武力能搶回領土
怎不搶回外東北?外蒙古等固有領土?
藏南.緬甸.等西北方大量領土
alexlin1 wrote:
其實不管事澳門還是香...(恕刪)

小弟在大陸吹水論壇,前後不知說過多少次..........
大亞灣核電站是由香港投資,擔保貸款,不賣給股東,由誰決定?
水也不用提,比較馬來西亞賣給星加玻水價,就知道廣東省願不願意繼續無本生利.
澳門,水電都是向大陸購買..........
斷水斷電?
澳門付出的價錢也不便宜,且慢...........
合約精神呢?說停就停?
蔬菜民生用品,港澳居民吃得到的大陸食品,都比大陸售價高得多,原因未明.
恐怕斷水斷電斷糧,特區燦燦們暫時都不必擔心.
天衣神水

"不變"?有本事現在去香港街上罵罵習近平看看,97之前港人罵64和共產黨可以很用力的,還拍成電影哦...... [謝謝指教] ....等你去罵拍成影片PO上來哦.....

2023-01-16 19:15
runyang

請恕小弟無能,沒有拉牛上樹的神力.唯恐法盲論法,貽笑大方.比喻,美國憲法有多條修正案,作用是闡釋正文含糊的地方;基本法以附件作出闡釋,國家安全的定義!

2023-01-18 16:35
澳門是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跟明朝交易得來的,本來獨佔中國與歐洲的海上貿易利益,但自從香港出現英國人,而大英帝國在全世界的勢力又無人可敵,澳門就沒落了,既然沒了貿易利益,澳門對葡萄牙而言,也就不再是珍珠,而是負擔了,光是每年供應澳門的淡水就註定佔有澳門是賠本的生意。如果不是博奕事業頂著,葡萄牙早就想甩掉澳門了。
澳門是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跟明朝交易得來的,
本來獨佔中國與歐洲的海上貿易利益,但自從香港出現英國人,
而大英帝國在全世界的勢力又無人可敵,澳門就沒落了,

雖然是題外話,不過歷史故事有時候很有趣,

把大葡殖民地帝國打趴至沒落的因素,還有荷蘭,
荷蘭人在世界各處攻打葡萄牙殖民地,改為荷蘭殖民地,
除了荷蘭來搶,還有西班牙和英國,



...本來獨佔中國與歐洲的海上貿易利益....

1511年葡萄人征服了馬六甲後,154?年葡人商船到了琉球,
琉球人知道了葡萄人攻下馬六甲所以拒絕交往,
但當時大明帝國正實施海禁,日本人無法和明國貿易,
所以便樂意和葡萄人做生意,使得葡萄商船可以往來馬六甲和日本,

到了155?年,
(葡萄人最早時是選擇香港,因為比較深港,但明國不願意)
葡萄人獲得留駐澳門和建立基地(之權?),
基地作為日本和明國之間貿易的中介,便已得到很大很大大的利益,

後來,在1622年,荷葡2國的「澳門之戰」(Battle of Macau),
因葡萄人保住了澳門大飯碗沒有被荷蘭人搶走,作為中介日明2國貿易,
成為了大葡殖民地帝國沒落後,唯一有利可圖的事業,

直到1639年,日本帝國驅逐所有在日本國內的葡萄人後,
美夢便結束了,

1641年,馬六甲也被荷蘭人搶走,


[以上內容,尋於 google
alexlin1 wrote:
其實不管事澳門還是香...(恕刪)


以民生來說,即使和大陸斷交其實也不會死掉,走進超市,會發現很多貨品其實也不是來自大陸,而且是白菜價,
最大後果只是最初需要經歷一段陣痛期,
水,海水化淡技術比價格高昂的東江屎水更便宜
電,HK有很多地方和工程師人才能興建發電廠,
HK有18個分區,每一區興建一座發電廠自家供電也綽綽有餘
食物:
紅酒,法國,西班牙,澳洲,意大利,美國,南非,智利。。。
啤酒,日本,泰國,德國,美國,比利時,愛爾蘭,馬來西亞,捷克
橙,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香吉士
蘋果,美國華盛頓
香蕉,菲律賓地捫
鳳梨,菲律賓地捫
奇異果,紐西蘭
藍莓,智利
泰國香米
丹麥奶油曲奇餅乾
越南虎蝦
意大利起司
瑞士巧克力
巴西黑毛豬
韓國午餐肉
日本廣島蠔
和牛,日本,澳洲
牛奶,瑞士,澳洲,日本,美國
泡麵,南韓,日本
堅果,美國加州,澳洲,越南
麵包,本土出產
蒸餾水,本土出產
礦泉水,法國,日本
甚至連衛生紙也有來自越南,南韓,和made in hk
gprs19 wrote:
俄羅斯應該也要歸還吧

中國孝子不敢要
這個樓的話題就是在歪曲歷史事實,明朝長期實施海禁,一直到清朝都一樣,在沿海地區和海面上跟本沒有話語權,在清朝中葉新一代海權帝國興起之前,東亞到東南亞沿海就是海盗窩,各國政府在沿海地區均無實質統治權,這些地方是海盗說了算,此區域內的海權情況跟加勒比海一模一樣,各方海盗、各國政府軍、西方殖民者,都只能控制一小部分屬於自己的地盤,大家在吵誰默許誰打仗贏了,那戚繼光是忙三小?這些歷史跟本沒有被放入中國的正史,因為面子上很難看,只弱弱的能用倭寇兩字一語帶過,反而電影《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的情節還比較寫實。

這段歷史違反了固有疆域的政治正確性,所以不少人用盡一切方法去連結那段時期,這些地區和中原政權的主從關係。

佛朗基人佔領澳門,倒底是佛朗基人打贏海盗?還是明朝政府天恩浩蕩租借出去?或是佛朗基人為了貿易利益要確保澳門這個據點,以便對抗海盗,明朝也利用佛朗基人取得紅衣大砲,用來鎮壓民變和對抗後金,順便在佛朗基人的掩護下確保當地人不受海盗侵害,實為互利的交換條件?在那個時間點,這些地區的環境非常複雜,不管是人種,明朝人、日本人、東南亞人、台灣原住、西方白人,或是白、黑、灰三道,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哪裏是中國以天朝自居、四方皆夷狄的歷史觀能解釋得通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