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對容易登陸地區
且守軍實力相對北部較稀薄..
如果匪軍想找的是"容易登陸"區域 應該這兩個區域動手
然而戰爭不只是考慮登陸簡單問題:
之所以守軍不多 理由就是"戰略要點不多" 此區登陸對匪軍利益不大...
對台灣傷害也有限
整個台灣南部 對攻擊方而言..
有高戰略價值的要點 就是高雄港 跟高雄台南兩個機場...
守軍只需進行相當破壞 或在砲兵 火箭距離進行封鎖
匪軍就無法利用這些地方快速運兵 且隨著從灘頭登陸部隊越來越多
(不用多 一兩萬人就很夠瞧) 單靠搶灘就難以負荷維生及戰鬥需要的後勤..
所有共匪最終失敗的兵推 問題都出在大量軍隊登台 無法利用港口進行正規登陸
接濟不來的狀況...
匪軍若在台南 屏東登陸 國軍破壞完高雄港 機場 台南機場後
就往內陸縮 地面部隊保持相當接觸與騷擾
若無絕對優勢
絕不進行大規模會戰
並持續以海馬斯之類的武器不斷攻擊灘頭 及往美國 日本提供的戰術打擊點攻擊
(如兵力集結點 補給堆棧等)
這場戰爭共匪就處於絕對不利甚至必敗的地位...
而且相對於北部登陸 南部距離匪區出發港口距離更遠 後勤維持壓力會更大....
所以我認為 共匪真要登陸 不會只選一個登陸點 但是匪軍的登陸及台灣灘頭的卸載能量
頂多能提供2~3路較大規模的登陸部隊 其他十幾個可登陸地點 匪軍只能進行少量騷擾性突襲登陸
幾百人甚至幾十人....
守方暫時不理也不致釀大禍 且真要出動部隊或火力勦滅並不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