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不符現階段戰備需求+關鍵技術未克服暫喊卡

IDF當初僅性能提升案但沒有更換AESA雷達 (當初市場上沒有合適的雷達)

以色列ELM-2052 AESA雷達
法國公司泰利斯AESA雷達
瑞典公司薩博提供的AESA雷達

不過IDF也沒多種飛彈可以用
換雷達意義不大

IDF當初的設計
就已經嚴重限制他的末來了

如果當初用的是單發J-79發動機
那如今換裝F-100發動機就不是問題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2006年IDF改就已經試飛 那時AESA雷達太難 只有F-22 F-18E/F有 法國飆風也是在近幾年才改成ThalesAESA雷達 IDF原廠APG-67沒有AESA版本 要改有太多界面問題

2022-08-20 15:50
stever2018 wrote:


.......此時提出已屬於長期規劃「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雖是依計畫期程提出,但目前兩岸軍事嚴峻...



"目前兩岸軍事嚴峻..." 這句話才是關鍵!!


台灣當然需要空優戰機,問題是時間極端有限。


中國原本的接班制度是保障中國政治平穩與台海安全的基石,可惜鄧小平的一番苦心全給習近平糟蹋.. 現在的中國政治已經回歸到極端專制獨裁,更糟的是習近平也不能培養接班人,否則接班人必然是習近平最大威脅.... 未來無論是習的權位或健康出問題,台海衝突都難以避免!!

2027是底限,三五年內台海開戰的機率只會隨時間遞增


趕緊多造些反艦、防空與攻陸導彈才是正事!!
booktree0618

2027再拿不下台灣。皇上還有臉做第四個任期嗎?

2022-08-20 22:42
oculata

世事多變,我也希望這輩子都別遇上台海戰事,可中美對抗大勢、中國權力結構與獨裁者有限的壽命都注定了大家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好過,兩岸重回50年代熱戰場景的機會將逐年遞增!!

2022-08-20 22:56
買便得比較快啦! 當初研發IDF的目的是要取代F5且發射中程彈, 現在要研發的新機能勝過F16嗎? 所以F16一直買下去就對了, 當然買得到F35那更好.
楓葉有情 wrote:
春夢了無痕(恕刪)


你在說嘴巴國?連一架彩虹發動機都要抄襲奧地利的,更別說ws了,砸了20幾年幾千億美的戰機心臟,不知道貪污多少,生不出來還跑去抄襲乾爹貨,你們好意思來這嘴砲?

江和甫都承認逆向你鵝國乾爹al-31,你還在做夢?找了一堆白毛到嘴國來幫忙,你們還在吹牛那是自研發動機。

對啊,嘴巴國號稱有AESA,嘴巴國也號稱有頭盔瞄準器,然後小龍還變成萬國雜貨電子系統,頭盔平時訓練都拿不出來。

嘴巴國號稱的東西海了去了。量子雷達,光子雷達,只差鋼彈太陽爐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stever2018 wrote:
韓國研發20年的KF-21「獵鷹」戰機7月底試飛成功,反觀空軍3月底向蔡英文總統就「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提出簡報,並規劃用2年時間設計出原型機,據指出,因該研製案並不符合現階段積極建構不對稱戰力,以及多項關鍵性技術都還未與美方洽談等多重因素,貿然啟動太過草率,全案暫緩實施就此劃上句點。


這整個新聞一直在自我矛盾,自大嘴巴,似乎在黑民進黨總統府內問題叢叢,簡報前就應該知道簡報的目的,結果一副完全狀況外的反應,最扯的是取消/暫停這個專案的原因是完全否認自己當初的規劃與設想,這個沒有策略與戰略思考能力的政府很可能會搞死台灣未來十年的國防建軍!

真是悲哀到了極點!
stever2018 wrote:
https://www(恕刪)


本來的說法就是今年九月要作為專案檢視的一個斷點,說能做也不用太樂觀,說不能做也好,算是幸運別硬上撐竿跳。

從F-CK-1的後續莢艙雷達等等發展來看,台灣是沒有能力做五代的。應該要先分系統證明自己的能力,不然就是真的組裝貨,誇大的宣傳和規劃都只是好高騖遠而已。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Charlie2020 wrote:
這整個新聞一直在自我矛盾


我也是這樣認為+1
這新聞很怪!

空軍3月底提出簡報,並規劃用2年時間設計出原型機......
X的! 就這點時間生的出原型機?

又說不符合不對稱戰力,多項關鍵性技術都還未與美方洽談.....
X的! 都已經抓2年了,卻至今多項關鍵技術還沒跟美國洽談?
光洽談可能都不只兩年了!

決定選用2具F414,所以在簡報時(3月)訂了2具,
但後來全案喊停(8月),結果退訂.......
剛選好引擎,
但是其他戰機設計出來了嗎? 多項關鍵技術有跟美國洽談嗎?
什麼都沒做,就急著去下訂引擎?

老實說光這樣看過去,
要不是空軍或政府官員(姓陳的)整個無腦,
就是空軍或這官員壓根故意讓這研製案中止。
(為了配合不對稱?
新戰機真研發下去,估計未來沒什錢再採購F35,
所以暫緩研製案為了未來採購F35?)
這個計劃案最早2008就開始在國防委員會會質詢,



2014 制定織女星
2016, 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成立,空軍司令沈一鳴表示,航發中心未來將專責「國機國造」督管、「下一代戰機」概念設計和參與研發作業。
2016底, 織女星建案, 預估10年
2017, 國防委員會國防部評估, 2032原型機試飛, 2042交付130架

所以建案成因原由與軍方武獲建案方式逐步步調一致
國安會陳副在前半場主導潛艦國造與國機國造

2021, 織女星卡關,
同時國防委員會報告, 中科院第一階段有兩案同步進行,分別是整體設計及發動機製造,預計民國113年結案

2022上半年就傳出美方喊卡.

以中科院科研與計畫案進度步調前半期合情合理, 為何計劃案無法依照既定計畫執行?

通常是外在因素與人的因素.

外在因素造成時程被迫縮短, 當然是兩岸關係比想像中急迫與美方指導方針改變.

而外在因素勢必需要改變對應, 所以國安會陳副在決策圈腳色變動老早就有蛛絲馬跡.

請自行google 陳副的各種報導與時間點.

也許人去政息.

看來空軍三代機計畫案未來仍是遙遙無期.
lordkon wrote:
不過IDF也沒多種飛彈可以用
換雷達意義不大


IDF用的那組孤鳥雷達與老美對於我方自沿武器抱持一種你家的東西你自己搞定的態度才會使得IDF只能用國產的飛彈。而目前的科技歐美不少公司都提供AESA的解決方案,一個雷達系統可以針對你飛的鼻子的大小與供電的多寡配置,鼻子大功率大塞的東西就多反過來就是少,但AESA能上機。而如果使用已經可以使用各種歐美武器的空用雷達只要老美不靠北IDF也就擁有使用美系飛彈的能力。

但F-16都不夠掛了還有多的給IDF扛出去?

而戰鬥機計劃本身風險與投資都是天文數字,不然歐洲也不用動不動就聯合再一起開發戰機了,而反過來如果沒有歐美武器廠商的站台與配合想靠自己搞飛機很大程度是在搞自己的飛機,棒子生產的武器都是一開始就打算外銷的,上面的零件一堆也是歐美的東西,但棒子的優點就是可以降低成本讓東西變得比較好賣然後大家都有錢賺。

洛克希德還是波音會入我軍的股?如果肯付天價的授權金應該可以考慮。
waffe
YC_Jiang

是的 與其說南韓研發戰機能力強 不如說它就是一家"軍工華為" 組裝能力強 把各國好料零件拼湊起來 做成商品銷出 這個模式台灣很難複製 因為除了錢不好談外 國軍及中科院也非常保守 不可能做商業化轉型

2022-08-21 0:31
YC_Jiang

像揚名戰場的中階無人機土耳其TB2也是一例 整合組裝各國系統 然後量產出貨 把BayKar變成一家商業公司經營

2022-08-21 0:34
IDF II 原規劃的開發時程與性能目標剛好與USAF 規劃替換F-16的MR-F/MR-X計劃大部分重疊,真要玩就要把IDF II 案玩成MR-F/MR-X的相近開發案,才有機會玩下去
IDF II 2年後要有樣機,老頭多次提出根本不符建軍需求,這先前爆料的研製時程跟用F414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