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軍在廣島投下原子彈時日軍已無防空能力了嗎?

ASRAAM wrote:
那架獨行來"偵查"的B-29

其實是三架一組
Enola Gay
Great Artist
Necessary Evil
比起大編隊還是算少
看很多記錄片美軍轟炸很少見日機反擊
只看零星防空炮
那時空防應該已開天窗了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中華民國空軍1938年5月19日夜間以美製的兩架B-10轟炸機空襲日本長崎,投下了100多萬份傳單

由國府授意奪機後「人道」出擊的徐煥昇上尉,之後官拜中華民國空軍二級上將、空軍總司令。
ASRAAM wrote:
日軍能打到高飛B-29(恕刪)


應該不是,從一些文章來看,B-29雖然可以飛到12000公尺,但是大部分對日本的轟炸,(小胖子那兩顆不算),好像都是夜間的低空轟炸。當時高空轟炸漂移之後精準度不足,老美為了精準度降低到2000公尺。大概是二戰期間夜間作戰困難,所以戰鬥機無法攔截。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ASRAAM

日軍有空對空炸彈

2022-07-01 14:30
天衣神水

最主要是開戰前日本從不認為本土會受到攻擊,以至於本土防空火力、防衛戰機的密度很低,後來前線戰況吃緊,資源不足,無力建置本土空防兵力。

2022-07-01 17:18
TW Energy wrote:
應該不是,從一些文章(恕刪)

(1)當天的B-29是白天來,所以不是採用低空進襲,攻擊高度9600m
(2)日本防砲也缺乏夜間攔截能力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TW Energy

當天?可能我誤會你的意思了,我說的是一般燃燒彈的轟炸,每次500架那種。

2022-07-01 15:07
ASRAAM wrote:
日軍有空對空炸彈

日本帝國海軍的三號爆彈為填充黃磷的子母彈,必須在敵機編隊上方數百公尺投擲,藉5-10秒延遲引信在編隊上方50-70公尺處引爆才有命中敵機燒夷的效果。因無特製瞄準具,投擲前必須預測敵機編隊動向與高度,準度極差,故多用以驚擾打散編隊。

Goldenwolf

看了各項書,只看到岩本徹三說有效[嘆氣]

2022-07-01 17:27
Goldenwolf wrote:
看了各項書,只看到岩本徹三說有效

岩本徹三飛行兵曹長與戰友使用三號爆彈摧毀美機的事蹟眾說紛紜。有謂首次在1943年12月9日擊落B-24若干,一說首次在1944年3月6日擊落B-24六架,同年3月17日擊落B-24八架、4月19日擊落B-24十六架,還有說法稱1944年二月後某次一舉擊落美國海軍SBD十四架。後兩說之時期,岩本飛曹長隸屬第二五三海軍航空隊戰鬥第三〇九飛行隊。


這就是岩本飛曹長與戰友以三號爆彈總計擊落三十架或十四架美機的來源。

據稱岩本飛曹長以三號爆彈擊落美機的場合都在日軍中太平洋據點土魯克(Truk)環礁,而美軍自1944年2月17日之後才對此地執行大規模空襲。唯一與前述說法有交集的是1944年4月19日,但亦無此損失數目。

這種戰績大概只能拿來茶餘飯後閒嗑牙。
redshoulder

幻の大戦果

2022-07-03 11:17
Goldenwolf

其實岩本自己看不到戰果,因為他飛在美軍編隊之上,是地面觀測及地勤告訴他,於是他似乎也認為有戰果,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2022-07-03 14:27
天衣神水 wrote:
最主要是開戰前日本從不認為本土會受到攻擊,以至於本土防空火力、防衛戰機的密度很低,後來前線戰況吃緊,資源不足,無力建置本土空防兵力。

日本帝國陸軍在1941年八月以中島九七式戰鬥機成立第一支專職防空任務的飛行第一四四戰隊。1942年4月18日杜立德(James "Jimmy" Harold Doolittle)中校率領的16架B-25B機群由USS Hornet (CV-8)航空母艦起飛空襲東京後,日本陸軍將防空專務戰鬥機部隊擴編為三支:飛行第二四六戰隊負責近畿地區防空、飛行第二四八戰隊負責北九州地區防空,而原飛行第一四四戰隊改稱飛行第二四四戰隊,負責關東首都圈防空。這三支防空專務飛行戰隊皆賦予二百四十開頭獨特式樣的編號,與野戰飛行部隊截然不同;初始配發的機種也都是舊型九七式戰鬥機。
天衣神水

三個戰隊不過一百多架的戰機,又是舊型機種,密度、戰力皆不足

2022-07-04 21:08
以1萬多架次的攔截成果只有最多700架(出擊架次也是數萬架次)的表現來說,再加上這戰果是在地面砲火跟天侯、機械因素的幫助來看,這防空網真的跟虛設的差不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