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至2020年F-16共發生超過700起的機身全毀事故,目前戰機總失事率約14.14%
中華民國空軍F-16失事率約6%低於總失事率。F-16 總體的年化(1979-2020)總失事率0.36%,中華民國空軍的年化(2000-2020)失事率0.26%,低於總體平均。
然而,就算是「冤大頭」也要勇敢地當下去。至於這些武器是否本來就老舊不堪重用,無關緊要,畢竟買再多武器也不會改變兩岸軍事力量的對比
機腹進氣
顧名思義進氣道在機腹下方,優點就是結構緊湊,省空間省重量。最需要增加動力的大仰角飛行進氣效率最高。
缺點就是進氣道結構強度較為脆弱,還記得殲-10A的進氣道的6根加強肋么?殲-10的進氣口比F-16這種皮託管要重的多特別是著陸時衝擊強度壓力山大,曾經F-16和颱風戰鬥機都有考慮過艦載型,但最後這點是很重要的放棄原因。
另外,腹部進氣進氣道可以較短,這是優點(減少重量和空間),也是缺點,不利於安排隱身戰鬥機的S型進氣道,也不利於布置內部武器艙
當然了,像F-16戰鬥機的這種腹部進氣,進氣道離地面高度較低,容易吸入雜物對葉片造成損壞,因此要做好相應的後勤維護工作。
F-16的進氣道里能藏人?怪不得叫「袋鼠戰鬥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mmr2va9.html

gprs19 wrote:
其實以現代戰機科技來(恕刪)
F-16確實沒有匿蹤構型設計
但因為體積本身就小 "天生"就是接近低視度的能力
當然 有一好沒兩好 早年F-16雷達能力
是80年代當代戰機距離最短的
酬載能力也相對低
除非不知能不能用的匪機 很難計算...

所以 它加裝上Have Glass II塗裝
是可以達到4.5代機低可視度要求的

但匪機則不然....
因為以匪機的體積與構型而論
只有J-10有勉強搭配塗料 達到低視度可能
其他都... 不要唬爛....

Su-27構型太大了 大沒關係 F-22也不小
問題是F-22是90年代設計的匿蹤構型戰機 Su-27設計時完全沒這概念
甚至連視距外作戰能力都不算高(實際上至今沒有任何BVR戰果)
只要看看老美同級的F-15 沒辦法用HAVE塗料明顯改善RCS
就知道匪機同樣也辦不到...

當然 F-16V畢竟源於70年代中設計的構型
所以比起F/A 18 E/F Rafale Typhoon 這些90年代正規4.5代機設計
整體還是略有不及 主要在酬載能力上較差
若只論空戰及飛彈射程內的BVR作戰 應該非常有限
它完全有資格站出去跟任何一款4.5代機交手
包括共匪毫無銷路的J-11/15/16....

但是看在它相對便宜 (去看看法國貨Rafale有多貴? "真正"合約價的F-35也很貴)
且操作成本低廉不少的份上 市場並不小....
新機銷路是不很多 但想升級的數量卻很龐大 光南韓 美軍自己 就超過500架以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