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000噸輕型巡防艦取代「小神盾」? 邱國正:八字沒一撇

法國人雖然做生意很機歪,但我還是比較相信他們的科研實力的

我修改留言了,畢竟只是聽來的傳聞,沒必要這樣黑科科院...
萊七逃 wrote:
以現在技術很多台都合(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法國人雖然做生意很機⋯ 我修改留言了,畢竟只是聽來的傳聞,沒必要這樣黑科科院...汗(恕刪)


「震海計畫」是在「專案管理」上屬於「目標設定」失敗很好案例,理由如下:

1、「訊聯專案」軍方在委由中科院開發時,有沒跟中科院確認規格?相信一定是有的,不然預算怎麼編得出來?

2、「新一代巡防艦」軍方在委由船舶中心設計船體時時有沒設定規格目標?當然是有啦

現在兩個兜不起來,誰的問題最大?當然是軍方,然後軍方又嫌中科院規格不符,中科院拿了錢,去開發一個已經跟需求規格不符的產品,然後搞了這麼多年,軍方不早把它黑到死才怪。
海軍到底要甚麼我想海軍到現在也不知道, 台灣需要的是單純的綠水海軍與褐水海巡, 麻煩高層醒一醒
PainterJ

所以美國強迫買陸基魚叉,潛水艇,免得海軍亂花錢。[笑]

2021-12-09 10:22
PainterJ

所以美國強迫買陸基魚叉,潛水艇,免得海軍亂花錢。[笑]

2021-12-09 10:22
台灣向後退 wrote:
海軍到底要甚麼我想海軍到現在也不知道, 台灣需要的是單純的綠水海軍與褐水海巡, 麻煩高層醒一醒


簡單一點來說,主要還是錢的問題,海軍要的國家給不起,台灣三軍都有「大頭症」,喜歡大玩具,舉個例子,澳洲GDP是台灣的兩倍多,人口2569萬,其他的支援艦不算,人家海軍的作戰艦艇長得是這樣 (來自維基):

兩棲攻擊艦 x 2
潛艦 x 6
驅逐艦 x 3
巡防艦 x 8
巡邏艦 x 12

而台灣海軍現在要的是這樣:
驅逐艦 (主戰艦) x 4
巡防艦 x 16~19
潛艦 x 6~8
巡邏艦 x 12

看看上面的數字,不難理解海軍為何堅持4500噸了,因為這種需求國家給不起,只能盡量把船縮小,以維持數量。

又為了達到性能目標,什麼都要省!

例如「訊聯專案」,其研發預算67億,光是兩具MK-41和技轉金就要21億,然後什麼高大尚的東西都要,不然就是不符合需求。(補充一點,1980年代雄風二型的研發費用是64億,三十多年來中科院被貶值得很嚴重 )

省到最後就是什麼都兜不上,像這次「震海艦」一樣,千方百計要省的結果變成浪費的投資。

幾天前傳出2500噸輕巡防艦的風聲,或許就是高層叫海軍讓一讓的風向球,接下來就看海軍接不接了。
天衣神水 wrote:
簡單一點來說,主要還是錢的問題,海軍要的國家給不起,台灣三軍都有「大頭症」,喜歡大玩具,舉個例子,澳洲GDP是台灣的兩倍多,人口2569萬,其他的支援艦不算,人家海軍的作戰艦艇長得是這樣 (來自維基):

兩棲攻擊艦 x 2
潛艦 x 6
驅逐艦 x 3
巡防艦 x 8
巡邏艦 x 12

而台灣海軍現在要的是這樣:
驅逐艦 (主戰艦) x 4
巡防艦 x 16~19
潛艦 x 6~8
巡邏艦 x 12

看看上面的數字,不難理解海軍為何堅持4500噸了,因為這種需求國家給不起,只能盡量把船縮小,以維持數量。

又為了達到性能目標,什麼都要省!

例如「訊聯專案」,其研發預算67億,光是兩具MK-41和技轉金就要21億,然後什麼高大尚的東西都要,不然就是不符合需求。(補充一點,1980年代雄風二型的研發費用是64億,三十多年來中科院被貶值得很嚴重 )

省到最後就是什麼都兜不上,像這次「震海艦」一樣,千方百計要省的結果變成浪費的投資。

幾天前傳出2500噸輕巡防艦的風聲,或許就是高層叫海軍讓一讓的風向球,接下來就看海軍接不接了。

你這篇實在經典!也讓我聯想到拉發葉升級案與放風2500噸巡防艦的矛盾與浪費!

一方面拉法葉要升級預算100多億,一方面又要8艘巡防艦!中華民國海軍到底把台灣人民的納稅錢當作什麼?印鈔機?還是認為支票可以任由海軍隨便開?只要中一個就等於多賺的?那個國安高層要查一下是不是也是海軍出身?

到底海軍建軍策略是什麼?立法委員應該海軍高層都叫來質詢一下問問看面對中共預算的差距海軍的策略是什麼?答不好的該讓他們退休的蔡英文也不用客氣!台灣人民讓蔡英文當三軍統帥就該盡責管理篩選下屬。
五毛獵人 wrote:
你這篇實在經典!也讓我聯想到拉發葉升級案與放風2500噸巡防艦的矛盾與浪費!


海軍是很燒錢的軍種,造船、養船、養人、維修 (中繼、廠級、入塢廠級),而且要養乾塢、浮塢給船維修用,一直到除役報廢都還要花一筆錢去整理船 (所以有些國家就把快不要的船送人,以減少開銷)。

如果IDS順利的話,不如多造幾艘,搞一個有十幾艘IDS的艦隊出來,水面船隻就維持2500噸級8艘 (濟陽級、成功級就慢慢退),6艘升級後的康定級先撐一下,之後用6艘6500~7500噸級的神盾艦取代這6艘康定級和4艘基隆級,加上新造的8艘輕巡防艦和11艘塔江級,組成水面艦隊,其他的預算就拿去花在精進投射彈藥上,用先進彈種取代船隻數量。
韓國並沒有四面環海,但是陸戰隊在世界是有排名的。我覺得海軍可以擴充陸戰隊,官兵在戰艦守備或離島守備,都是為了給本島防衛多爭取空間。電視劇朱元璋裡:陳友諒率戰船傾巢而出,說要跟朱元璋首戰即決戰,可是在洪都城就被藍玉擋到破功。
其實只要有標載3千噸滿載3500噸艦身,使用APAR雷達(150公里偵蒐範圍),加上1坑3彈8管的射程40公里海劍2飛彈,在加上1坑3彈8管24枚的射程100公里海劍2飛彈,一共48枚防空飛彈,100公里防空傘以2級艦這樣的配置幹死人了,艦舯在搭配3聯裝雄2增程型2組共6枚,2組4聯裝雄3飛彈,如此反艦火力嚇死人了!
艦尾在搭配海劍羚24枚戰係組擔任近迫武裝,2側在各1門30毫米鏈砲或自製先進40mm砲改進加匿蹤砲殼,如此2級艦武裝比很多驅逐艦都強,在搭配艦尾可變式聲納和魚雷,搭載sh-60海鷹直升機,武力實在不弱了,滿載3500噸,艦型就使用德國幫南非造的meko200型外型仿造!
反潛型改使用德國TRS4D雷達旋轉,距離可到250公里,一樣1坑3枚海劍2飛彈射程40公里6管共18枚,在加上射程將近200公里的海弓3飛彈6枚,足夠反潛艦自保,在加6枚火箭助推魚雷擔任遠程反潛快速攻擊!
艦舯同樣6枚雄2增程型、8枚雄3!
艦艏加艦殼聲納,艦尾加拖曳式聲納,兩舷各3枚1組反潛魚雷,加上海鷹直升機協助反潛,一般反潛艦有如此裝備幹死人了!
對岸054a還4千多噸,32枚60公里防空彈,帶火箭助推魚雷就少8枚防空彈,但無遠程防空!
台灣更可加24或16枚的海劍羚飛彈,妥妥的把054a當靶子打,因為我們用得是先進高級aesa雷達,牠們還在3座標!
如此只要標載3千、滿載3千5就可以對付對岸的056、054、071、075等艦,妥妥的靶標!
台灣人該利用時間,說幹就幹加緊幹,不會不懂拉美佬、英佬、法佬來幫忙,否則就威脅台灣投降!
最好在威脅些新式火炮、坦克、軍艦、飛彈來給台灣,否則台灣若成為中國的,妳老美馬上就垮台了!
天衣神水 wrote:
簡單一點來說,主要還是錢的問題,海軍要的國家給不起,台灣三軍都有「大頭症」,喜歡大玩具

海軍艦艇派的大頭症最嚴重, 老想建藍水海軍, 所以才會老是高不成低不就
我也知道大船開起來很爽, 但是養大船對台海防禦CP值低, 麻煩海軍艦艇派的不要老是腦中風
陸軍心知要大玩具是要不到, 因為本就沒有啥大玩具, 所以陸軍老要新兵當奴僕搞打不回去大陸的大陸軍空軍是要啥有啥, 但是卻沒看到自家玩具沒人開, 只會瞻前全不顧後
或許在台灣百岳多放雷達負責防空,水面艦就專職反潛就好。
飛彈投射就交給沱江級,及陸基飛彈。
這樣效果更好,更便宜。

不過如果美國要求台灣加入西太平洋巡弋的話,應該會便宜賣幾艘給台灣。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