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何分辨海軍和空軍的飛行員

空防任務和在跑道或航艦起降無關
海航飛官能從陸上基地執行任務 倒是真的

而且每個中隊上航艦是輪調性質
並非長年在艦上吃喝拉撒
在陸地整補訓練的時間 其實比出海長
飛官終其一生 在跑道起降的次數也比航艦上多
trooper62

晚生受教[orz]

2021-10-21 21:19
Funnyshow

美國海軍航空兵力略分為艦隊航空聯隊或稱岸基航空聯隊,以及艦載機聯隊,一般派遣到航母上的艦載機聯隊屬於任務編組型態,而其主要的行政、訓練、後勤等等作業,是由其位於陸地上的海軍航空站的聯隊部或中隊部來執行

2021-10-21 22:35
航母降落成本高
彈射起飛與降落鋼纜也有固定壽命

為降低成本
海軍航空兵當然是在陸地訓練

論耐力跟持久力
海軍航空兵的要求比空軍高太多
yoshiyoyo wrote:
民航機為什麼不行 民航機能抬高的角度有限 尾椎會磨到地面


也是會有愛玩的機師會玩玩

天衣神水 wrote:
也是會有愛玩的機師會(恕刪)



程度上 差異頗大呀
yoshiyoyo wrote:
日本空自的F-15(其他使用F-15的國家沒那麼刻意) 法國的RAFALE(地面起降) 在主輪觸地後 還會繼續抬高前輪 只用兩個主輪滑行
用意是整個機身機翼形成的角度 當成是一片超大片的空氣減速板
為什麼這兩種機型可以 就設計得剛好啊 拉高前輪 噴嘴機身機翼都不會觸地 不用白不用
民航機為什麼不行 民航機能抬高的角度有限 尾椎會磨到地面

這是飛機降落觸地後的兩種減速方式,觸地後至機首垂下、鼻輪接地的延時只是表象。

飛機在陸地跑道減速進場時,必須藉提高攻角拉飄(flare)維持升力,故以主起落架觸地。民航機進場速度較低,觸地後運用逆向噴射、煞車等多種減速機構,因此鼻輪會在主起落架觸地數秒後接地。軍用機進場速度較高,且因重量考量減速機構較少。若觸地後立即使用煞車,將有過熱著火、鎖死偏滑的風險,且耗損過鉅。因此多以維持拉飄的姿態(extended flare)滑行一段距離藉空氣阻力減速,再使用煞車;但此種方式降落距離較長。



拉飄滑行本就是F-15的標準降落模式,與接續降落的客機型態KC-135顯著不同。

yoshiyoyo

實際看影片 距離沒多長

2021-10-22 6:04
瑞典素食者則有特異功能
降落後不必拉仰角氣動減速 甚至還可以自己倒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E41A9VT3Q
yoshiyoyo wrote:
實際看影片 距離沒多長

美國運輸部所屬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的飛機飛行手冊(Airplane Flying Handbook)第十五章即建議噴射機觸地後四秒內鼻輪即接地,避免維持拉飄姿態滑行距離過長且可能以尾端觸地。


現今軍用機降落姿態控制多為自動,尾端觸地機率低。
yoshiyoyo

專指F-15 拿別的機型來講 抬槓沒啥意義

2021-10-22 13:49
yoshiyoyo wrote:
程度上 差異頗大呀


平常沒事玩玩,當鼻輪放不下來有事時,就得來真的了

redshoulder wrote:
美國運輸部所屬聯邦航(恕刪)

很愛抬槓耶 我前面說其他使用F-15的國家 沒那麼刻意 F-15用這種方式很正常

意思是指日本很刻意 空自 在主輪確實觸地後 還會特別往上再拉一點 比下降時的攻角 再拉一點
我指距離 專指F-15 我也沒要說別機型 別機型也不會拉那麼大的角度 機尾會觸地 當然效果也沒那麼好

繼續槓吧

JackyCCJ wrote:
海軍直接給他凳下去,(恕刪)

用主輪碟剎 剎車
拉機頭空氣阻力 剎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