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uggrutaiwan wrote:我一直認為台灣購買的...(恕刪) 這只是我的猜想,台灣Link16與博勝案整合,25輛魚叉射控雷達分散在台灣5個戰區不但分散風險,若可以透過Link16、博勝、大成、雄二雄三發射車,那美軍精準 GPS還是相當重要的。
alexlin1 wrote: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第二階段為量產「雄三」反艦飛彈增程型,預計將自2023年執行至2026年,投入金額高達441億元。(恕刪) 未來台灣若能擠出預算,應該加入第三階段研發下一代雄二雄三。因雄二雄三高高低的飛行模式,亟需匿蹤與減少紅外線訊跡,以突防敵艦。若再考慮未來台灣潛艦垂直發射反艦飛彈,那守備區域更加寬廣。中國發動侵略時那些登陸艦不知道要往那裡藏!當然這些需要相關配套偵查、衛星加密通訊等軍事設施。
ajuggrutaiwan wrote:我一直認為台灣購買的(恕刪) 和GPS沒關係,台灣雄風也要有座標。船艦會跑,所以有中段資料鍊,有末端偵搜導引尋標器,影像辨識系統,還有末端偵搜S路徑飛行等等設計。以反登陸戰來說沒有什麼目標價值比兩棲登陸的載具更具備戰術上的意義。就算你用飛彈打掉他們岸上一萬人都不痛不癢,影響不了反登陸。要打對岸目標,還不如用自家的雄風和萬劍,現在巡弋飛彈都有地形辨識和末端目標影像辨識系統,別把GPS看的那麼重要。INS,TERCOM,DSMAC重要性都在GPS前面。
五毛獵人 wrote:未來台灣若能擠出預算(恕刪) https://www.ncsist.org.tw/csistdup/products/product.aspx?product_Id=273&catalog=41雄二在啟動渦噴後,就採低空掠海巡航,那來的高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