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提倡黃埔精神, 造就叛變將校

pcgamer wrote:
這都他們自找的,鳳山(恕刪)


我不覺得需要! 只有你這種人在說這種話!
larry-han wrote: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恕刪)


到處都有叛黨叛國賊! 老美,老俄,老共都有,黃埔當初也收共產黨,清黨前共產黨也在國民黨內算派系,這種事在你這種人口中當然嘴成這樣!

現在民進黨叛將更多,兩個前主席整天在批民進黨,換陣營的也不少啊! 去大陸經商搞到與共產黨一鼻子出氣的商人,還留在大陸十年以上的多了。

你批啊!
民進黨一票高層人士去參觀世博,共產黨大舉出動招待所有貴賓,全家大小全部VIP待遇,吃飯喝酒,搞不好還去陪酒的卡拉OK,雙標得你! 你TMD去告這些人啊!
Charlie2020 wrote:
這個就看起來像是對岸(恕刪)

上個世紀20年代初,孫中山在國內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到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仍然沒有達成一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理想。另一方面,在國外,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獲得了勝利。當時的《民國日報》社論指出:“吾人對於此近鄰的大改變,不勝其希望也”。

“以俄為師”,以蘇軍為榜樣,成為孫中山創建革命軍的最初認識。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穿針引線之下,孫中山接觸到了來自蘇俄共產國際的代表。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來到中國,和孫中山在北伐大本營桂林桂王府舉行了秘密會談。馬林向孫中山提出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建議,其中特別提到了“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
1922年8月,蘇俄特使越飛來華,先後與孫中山、廖仲愷舉行多次會談,並進一步商討建立革命軍隊的問題。同年冬,孫中山派廖仲愷為代表與蘇聯代表越飛再次舉行談判,最後達成所發表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中國當得俄國公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靠也。” 確定了國民黨實行聯俄政策和蘇聯援助中國革命的原則。與此同時,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歡迎中國共產黨同他合作。

1923年8月,孫中山派出由蔣介石率領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問蘇聯,考察軍事、政治和黨務。代表團著重考察了蘇軍的組織、訓練和裝備,參觀軍事院校,會見蘇軍各級指揮員,並與之進行交談。蘇軍的組織、製度和訓練等方面的經驗,成為後來創立黃埔軍校、組建革命軍隊的原則和模本。蔣介石也正是籍以此次出使蘇俄的經歷,贏得一個特別重要的優勢,最終成為軍校的首任校長。
軍校籌備前期,蘇聯政府任命鮑羅廷為蘇聯駐國民黨的代表,前來中國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和籌建軍校。

1923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組織了有共產黨員參加的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委員會,聘請蘇聯人鮑羅廷為顧問,幫助起草國民黨組織法及黨綱黨章。11月,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和黨綱草案,並籌備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方面則根據“三大”會議精神,要求各地黨組織與國民黨的各級黨部合作,積極參加國民黨的改組工作,選舉優秀黨員出席即將召開的中國國民黨“一大”。

1924年1月20日,國民黨“一大”在廣州高等師範大禮堂(鐘樓)召開。在這次大會上,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被後人概括為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也就是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宣告國共合作正式形成,並通過了建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這一提案。國共合作的成功,有力地推動了軍官學校的籌建。隨後孫中山以軍政府大元帥名義正式下令宣布成立軍校籌備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中共派張崧年(申府)參加籌備工作。
國民黨“一大”閉幕後,蘇聯政府應孫中山的要求,為黃埔軍校派來了以弗·波裏亞克為組長的第一個軍事顧問小組,參加軍校的籌建和設計工作。

當時負責籌建黃埔軍校和招生工作的張申府回憶說,第一期學員的試題,就是他同幾位蘇聯顧問事先商定的。

在中共和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很短時間內相繼完成了國民黨改組的準備工作和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鑒於軍校缺乏大批有政治覺悟和豐富經驗的軍事幹部,鮑羅廷向莫斯科求援。

1924年5月,蘇聯紅軍軍團長巴甫洛夫到達廣州,受聘孫中山首席軍事顧問、黃埔軍校軍事總顧問兼軍事顧問團團長。巴甫洛夫到廣州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依照他的建議,孫中山成立國防委員會,將廣州地區分散的地方軍閥部隊改編為革命軍隊,以便集中指揮,並聘請巴甫洛夫為該委員會的軍事顧問。

巴甫洛夫在7月18日前往石龍考察前線情況時,不慎失足落水溺亡。孫中山為其舉辦了高規格的葬禮,稱他是“俄國為中國自由而捐軀的第一位先烈”。

10月,蘇聯政府又派遣由軍事政治幹部組成的軍事顧問團來華協助黃埔軍校工作,以加倫將軍為軍事顧問團團長,接任巴甫洛夫的工作。隨同加倫一起到來的有40多位蘇聯軍事專家。黃埔軍校在開辦之初,仿照蘇軍的製度,建立了黨代表製度和政治工作製度。在這個製度的製定和實踐上,蘇聯政治顧問鮑羅廷起了重大作用,其他顧問也起了傳播經驗、具體指導的作用。在後來建立的國民革命軍, 師以上單位都設立政治部, 從軍到連隊普遍設立黨代表,並賦予黨代表與軍事長官同等領導權力,包括後來中共建軍的黨代表製度都是由此而來。
所謂的黃埔軍校

1924 於廣州市黃埔區創立, 名為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1926 黃埔精神成為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畢業生典禮的誓詞
1937 - 1945 中國國民黨政府抗日戰爭, 贏得勝利
1946 "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改名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1947 蔣中正總統簽署國民政府令, 頒布《中華民國憲法》, 中央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 國民政府正式走入歷史。
1947 蔣中正總統提交「厲行全國總動員,以戡共匪叛亂」的動員令,從此全國進入「動員戡亂時期」。
1949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內戰, 國民黨政府 "我軍轉進一日千里, 共軍追之不及" 逃亡台灣, 出自 "黃埔軍校" 的軍官慘敗
1949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於台灣高雄鳳山復校
1980 蔣經國總統放棄反攻大陸
1991 李登輝總統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1995 李登輝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
2021 鳳山陸軍官校所有師生, 皆生於台灣
2021 有誰要反攻大陸?
這種標題都是認知戰,叛變每個組識、國家都有,美國也有,俄羅斯也有,中國也有,關黃埔精神有什麼關係 ? 台灣最大的叛變是中科院的核研所的張憲義,把台灣的核武計劃全盤洩露給美國CIA,再來是知名中國經濟學家林義夫,還是台大畢業的,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台灣人有多人在中國的人代,民聯擔任代表,黃安這種舔共,這些人跟黃埔有關嗎? 軍人叛變,要檢視為什麼? 利誘? 仙人跳 ? 與什麼精神有什麼關係?

沒見過一個國家會有人不斷的貶低軍人的,今天軍人沒有榮譽感,是誰始作俑者 ? 814空戰、 823 砲戰、古寧頭、料羅灣大捷,政府記念嗎 ? 軍人也是個社會,封閉組識,當過兵都知道,當然可以檢討,更要大力改革,但不是用這種貶低羞辱的手法,到時戰事發生,誰打戰? 這才是唱衰台灣!!
larry-han

爵卿不是都說了,美國人會幫台灣打仗!

2021-09-01 12:06
WolfSteve wrote:
這種標題都是認知戰,叛變每個組識、國家都有,美國也有,俄羅斯也有,中國也有,關黃埔精神有什麼關係 ? 台灣最大的叛變是中科院的核研所的張憲義,把台灣的核武計劃全盤洩露給美國CIA,再來是知名中國經濟學家林義夫,還是台大畢業的,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台灣人有多人在中國的人代,民聯擔任代表,黃安這種舔共,這些人跟黃埔有關嗎? 軍人叛變,要檢視為什麼? 利誘? 仙人跳 ? 與什麼精神有什麼關係?

沒見過一個國家會有人不斷的貶低軍人的,今天軍人沒有榮譽感,是誰始作俑者 ? 814空戰、 823 砲戰、料羅灣大捷,政府記念嗎 ? 軍人也是個社會,封閉組識,當過兵都知道,當然可以檢討,更要大力改革,但不是用這種貶低羞辱的手法,到時戰事發生,誰打戰? 這才是唱衰台灣!!


說得太好了!





台灣民主社會,有權是政客民代
這些人才危險。
larry-han
爵卿不是都說了,美國人會幫台灣打仗!

要人幫我們打戰,還要自己有本事打戰,像以色列,不要像一堆爛泥,巴拿馬一樣。四個月的兵役怎麼打? 一個合格的步槍兵也要訓練一年,熟悉武器裝備要一年半。
WolfSteve wrote:
這種標題都是認知戰,(恕刪)


說真的!
執政黨有像你說的那麼不堪嗎?
有像你所說的那樣打壓軍人地位嗎?

我大概看了一下你的留言,超級努力的貶政府
可以說你打政府的火力遠遠超過打阿共
(好像連一篇罵阿共的文都沒有)。

軍人沒有榮譽感是誰始作俑者? 大哥,
軍人在多久之前有榮譽感嗎?
KMT主政時有嗎? 講更遠一點, 老蔣小蔣那時有嗎?
可以幫我定義何謂榮譽感?
華人文化本來就是好男不當兵,這點根深蒂固的思想
你要多久才能改正?

沒有慶祝(紀念)這些戰役就等同打壓軍人?
好笑!

更不論真的在台灣我第一次看到"料羅灣大捷"

我覺得你有一句話很對,要檢討可以,但請公平。
不要假借檢討之名行分化之實。

PS.現在有些氣節跟專業的軍人,大家都對他們很器重。
如于北辰。夫人要自侮而後人侮之!
WolfSteve

阿共爛是眾所皆知,有需要我再加上一筆嗎? 有您大哥就夠了。于辰北也是軍校畢業的,但他也是很好啊 ! 跟黃埔精神造就叛逃有關嗎 ?

2021-09-01 14:20
kyamato

原來!老共雖然爛又是惡鄰居,但眾所周知所以不用批,長知識了!請問于辰北又是誰?然後你還沒解釋執政黨怎麼打壓軍人?過去KMT執政軍人有榮譽感嗎?

2021-09-02 6:09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