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劍羚出來後,必定會有劍羚飛彈陸地版,15公里射程搭配鋒眼雷達,又比天劍二便宜,應該是可以大量佈署。空軍的機場守備,應該也可以將天劍一淘汰改成劍羚飛彈,15公里射程實在太好用了。我認為海天劍二的助推火箭應該再增加一倍的長度,也就是說把助推時間增加到10-12秒鐘,希望可以把最終的射程提升到65公里,有效射程從15公里增加到35公里,最大射高提高到超過10000公尺。如此性能搭配天弓三與劍羚飛彈,可以形成台灣海軍與陸地完整的防空網。
海劍二未來的改良方向不應該是加長,而是如同ESSM的改良方向一樣加粗,這樣可以部署在一些較小型的巡邏艦上,用類似標準飛彈的邊條翼取代目前的中翼後,飛彈本體的推進段就有空間可以加粗,而不致於影響發射器的尺寸,助推器也可以改為無彈翼的版本而逕行加粗,這樣射程應該可以達到ESSM Blk2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