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950年代艦載機對艦攻擊及軍艦防空方式為何?

hx135cb750 wrote:
為了避開英軍集中的防(恕刪)

阿根廷這些飛行員可是史上最恐怖的對地攻擊之王手把手教出來的

以一個沒大規模參加過大戰的國家而言,懂得超低空進襲,躍升戰術,背山攻擊,編隊攻擊時雙機錯位
老實說太超乎實力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黑夜有雨 wrote:
A1一直服役到越战时期。


A1屬攻擊機,中線掛架可搭載輕型魚雷
輕型魚雷反潛輕鬆愉快,拿來反艦,幾十公斤的彈頭太輕了
威力遠不如標準的500磅炸彈
天衣神水 wrote:
RIM-24 韃靼(Tartar)飛彈


老美早期的飛彈氣動力研究與布局做的都不錯
很多彈種外型一直沿用到新款飛彈還在用
像RIM-24 韃靼的外型就被標準飛彈沿用
麻雀基本構型到被淘汰都沒大修改
響尾蛇也是到最新一代"X"才大改
ASRAAM

AIM-9X說實在也沒大改多少,跟研發成本妥協了.

2021-06-08 9:31
hx135cb750 wrote:
如果是二戰艦隊等級的火網應該損失也不小
至於轟炸瞄準儀? 這我就不知道了
只知B17那種轟炸瞄準儀,戰機用的就不清楚


噴射時代速度已經太快,無法沿用二戰的大角度俯衝轟炸,可能會拉不起來甚至散架
而且當時艦艇防空射控能力,即使防空艦砲也不是二戰等級可比
直挺挺的中高度突入,大角度俯衝轟炸,被打下來機率太高

這裡的轟炸瞄準儀基本上就是以當時的電子技術輔助計算的多參數計算機
一樣是計算航速、姿態,大氣數據一類數據來抓前置量/落點
準度比二戰時俯衝轟炸/戰轟機的簡單機械瞄準儀已有長足進度
諾頓投彈瞄準器應該只能運在水平轟炸吧?

還有一種二戰時開發出來的轟炸方法:彈跳轟炸
飛機以超低空接近目標釋放炸彈,炸彈會像打水漂一樣在水上彈跳,撞擊敵艦側舷後爆炸
二戰後不知道還有沒有國家玩這個
Daniel Wen wrote:
老美早期的飛彈氣動力研究與布局做的都不錯
很多彈種外型一直沿用到新款飛彈還在用


大實驗時代,什麼都拿來試,什麼都不奇怪,幾十年來,美國艦用防空飛彈的佈局一直都定在那裡,想必有它的優點,中科院在發展艦用飛彈,尤其是下一代海劍二時,可仔細參考一下,可以少點走點冤枉路。
Daniel Wen wrote:
噴射時代速度已經太快,無法沿用二戰的大角度俯衝轟炸,可能會拉不起來甚至散架

美軍在越南還在用F-105俯衝轟炸喔
一架接一架衝下去投彈時可以飆到超音速,有夠男人浪漫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hx135cb750 wrote:
二戰對艦攻擊方式大家都知道
1960年代反艦飛彈出現後對艦攻擊方式也知道
但中間1950年代初期噴射機對艦攻擊方式為何?
魚雷攻擊應該不可能
噴射機俯衝轟炸應該不可能吧?
難道用噴射機快速進入火網作水平轟炸?
同樣的船隻防空在艦用防空飛彈服役前
難道用比二戰時期還密集的對空火砲來防空嗎?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五〇年代後葉,美國航空母艦配屬的攻擊機為活塞動力螺旋槳Douglas AD/A-1 Skyraider,傳承二次大戰既有的戰術教範,以魚雷、炸彈、火箭、機槍作為武器。


蘇聯始終沒有足以抗衡美英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水面艦隊。面對航艦戰鬥群的威脅,蘇聯在戰後初期著重以潛艦作為近岸防禦,之後藉空射、艦射、岸基各式反艦飛彈延伸防禦範圍,並以岸基飛機作為掩護。可以說二次大戰後至五〇年代前期,美英沒有值得用飛機攻擊的水面目標,在遠洋也沒有敵機空襲的風險。且以美英艦隊在太平洋戰爭取得的實戰經驗,蘇聯若在近岸以陸基飛機攻擊美英艦隊應難以取勝。當然使用核武器則不在此論。
ASRAAM wrote:
美軍在越南還在用F-105俯衝轟炸喔
一架接一架衝下去投彈時可以飆到超音速,有夠男人浪漫的.

Republic F-105 Thunderchief在越戰期間的俯衝轟炸,通常是在距目標區75公里處降至150公尺超低空匿蹤,然後在目標區外預設距離處開啟後燃器爬升至3700公尺檢視確認目標,再以設定俯衝角度與速度進行攻擊。俯衝飛行參數須藉飛行員手動補償轟炸瞄準具,且投擲炸彈時必須在次音速。以此俯衝高度及投彈速限,俯衝轟炸過程中應無法超音速飛行。同時F-105的尾部也有巨大的Skyhook空氣煞車片,可迅速降至次音速。
ASRAAM

這是出自許多河內希爾頓戰俘的回憶,每當F-105炸附近大橋時發出的音爆對這些戰俘總是帶來許多慰藉.

2021-06-08 18:46
redshoulder

F-105突破音速飛行屬稀鬆平常,音爆可能是投彈後拉升、加速脫離或俯衝迴避,應不是俯衝轟炸過程

2021-06-08 19:18
Daniel Wen wrote:
還有一種二戰時開發出來的轟炸方法:彈跳轟炸
飛機以超低空接近目標釋放炸彈,炸彈會像打水漂一樣在水上彈跳,撞擊敵艦側舷後爆炸
二戰後不知道還有沒有國家玩這個

桅桿高度超低空彈跳轟炸(skip bombing)在1943年起廣為美國陸海軍轟炸機採用以攻擊日本運輸船團,攻擊對象防空火力多僅護航的驅逐艦等級。


原則上轟炸機必須在30-60公尺高度、距敵艦300-700公尺處投彈,速度不得高於420 km/h,才能確保炸彈不落水即爆或反彈擊中機體;且得以在水面彈跳兩次以上使轟炸機有足夠時間擺脫命中彈的爆焰,也不致讓炸彈在多次彈跳後沉入水中。

現今空射反艦飛彈的技術已不須迫近敵艦肉搏才能提高命中率,且如此投彈限制條件以現今艦載防空武器效能而言不啻自殺。
ASRAAM wrote:
阿根廷這些飛行員可是史上最恐怖的對地攻擊之王手把手教出來的
以一個沒大規模參加過大戰的國家而言,懂得超低空進襲,躍升戰術,背山攻擊,編隊攻擊時雙機錯位
老實說太超乎實力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阿根廷總統Juan Domingo Perón收容的軸心國人士,多在其1955年為軍事政變推翻出逃後作鳥獸散;Hans-Ulrich Rudel則早在1953年就已返回西德。1982年福克蘭群島戰爭是阿根廷空軍首次與外國交戰;該役主要武器裝備為六〇、七〇年代才購置操作,軸心國人士對其戰術教範的影響微乎其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