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包含Kollmorgen AN/BVS-1光電搜索/攻擊潛望鏡組(整合有LLTV低光度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雷射標定器) AN/BVS-1是非穿透式潛望鏡,是用光纖傳遞影象,不用在艦身打洞,戰系設備不用一定要在帆罩正下方,船身系統空間利用上比較靈活。
2011年服役的加利福尼亞號(USS California SSN-781)首度裝備一套 由軟體控制的先進船艦磁信號監視控制系統,即時監視全船各處產生的磁信號強度並動態調整艦上消磁線圈系統來抵銷,後續各艦在回廠翻修時也會陸續加裝此一系統。可能還有主動式消音技術;全艦各處總共設有600個噪音/震動偵測器(數量多於海狼級),隨時監控艦上各處的震動情況情況,發現異常便立刻處理,將整體噪音降到最低這種東西技術層次並不高,但是台灣潛艦設計會包含這項東西嗎? 我認為可能沒有,有這玩意,磁異探測器就很難找到潛艦。也可以避免磁性水雷的起爆器,20年前就有所謂的降噪耳機,類似的IC已經是低於2美金,要降低噪音,這玩意的效果遠比蓋覆消音瓦還有效,台灣電子技術能力超強,難道不能做這玩意?
mirko99 wrote:2025年潛艦如果還無法達到實戰標準可以請執政黨及其黨員集體游到對岸以謝國人嗎 ? 你憑什麼要他們這麼做?目前最多也不過說可以2024年下水 有沒問題天才曉得...澳洲潛艦自製也搞得不如預期 政府要負什麼責任?當年蔣經國搞IDF失敗 所以1988年才愧疚過世是嗎?
政府真的不用太急於表功,把選戰那套發揮得太over,一個小成功就出來放新聞這些裝備取得是很重要,但後續整合形成戰力與武器配套戰術開發,人員培訓更重要一艘潛艦不是只有這些裝備就可以出門跟人輸贏好好地把潛艦做出來,拿的到的技術吸收起來變成自己的才是真的人民想要的是有戰力的潛艦而不只是取得那些裝備國防是不講任期的,老共要的是台灣而不只是針對綠營不必跟對岸五毛一樣大鳴大放的
mirko99 wrote:2025年潛艦如果還無法達到實戰標準可以請執政黨及其黨員集體游到對岸以謝國人嗎 ? 台灣人的事謝中國人幹嘛?台灣的民選政府只須對台灣人民的選票負責就算綠營做得真不怎麼樣,也是台灣人我們自己選出來的,自己的業中國人憑甚麼比手畫腳的,搞笑
Daniel Wen wrote:台灣人的事謝中國人幹...(恕刪) 問題是對岸的人搞得好像自己有在我們國家繳稅投票一樣,對我們的內政指指點點。不過想到這裡可能很多五毛帳號都是受刑人當網軍留言抵刑期的,根本就是射後不理,這樣的無賴行為也就可以合理解釋了。
mirko99 wrote:2025年潛艦如果還無法達到實戰標準可以請執政黨及其黨員集體游到對岸以謝國人嗎 ? 這位哥 您言重了 基本上這都是軍方自己講的時間表 關當時的執政黨何事?此外 定義"實戰標準" 開出來潛到潛望鏡深度打一枚魚雷算是"實戰標準"???2025年要服役是目標 服役代表軍方接收 但軍方接收是否是達"實戰標準"??沒有人要游的啦 最多就是那個亂編時程的國防部官員 反正那時也退休找不到人負責只是看了很多人的言論 感到很奇怪 買到設備就算是很順利???設備買到還要裝上去可以用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設備裝上去後用起來都符合需求應該這算是"順利"吧??
grezzo wrote:IDS跟IDF差不多(恕刪) 我也一直認為是使用現有的潛艦設計。而且是全部搬過來生產。然後主要的系統換上洛馬這些美商。很大的可能性是日本。從一開始傳出來的消息,還有政治上的問題,日本機會比較大。歐洲國家和中國交惡是這一年以內的事情,歐盟在去年還在談投資優惠勒。所以不太可能是歐洲國家。雖然潛艦案是從馬政府時代開始,但是當時的預算只有一點點而已。比較像是用冷處理的方式對待海軍。事實上從2016到現在的時間太短了,幾乎可以確認不可能是台灣自行設計。回過頭去看看我們的巡防艦,還在那邊混呢,潛艦所需要的技術更多更複雜。結果潛艦跑的比巡防艦還要快!唯一的問題是,除了老美,到底是誰在幫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