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的初教機

特務小熊 wrote:
新一代戰機包括引擎都在進行中


我很確定是在進行,但是一點眉目都沒有,基本上只要把購買老美的引擎型號談妥,後面就可以真正開始了,搞了好幾年都沒有進展嗎? 老美應該不會拒絕,除非是要在台灣量產引擎,才可能會談不出來!
世界情勢已變。

f16v都買的到

買幾顆f16v引擎有差嗎,裝在第二代自製戰機
看到這篇新新聞去年的文章,不知道有沒有人分享過?
有關於漢翔研發初教機,根據漢翔工程師的說法,研發
新型初教機確實是為下一代自製戰機做準備,有興趣可看看!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95637?mode=whole
莊孝爺

內文有誤, T-38 比 F-5E 還早出現....

2021-03-22 13:44
Mike H

就算回朔到 N-156,也是 T-38 (N-156T) 比 F-5A (N-156F) 早一點問世。

2021-03-23 4:30
其實我覺得採購Leonardo的M-345也是一個好的選擇,擁有噴射機的好處但費用和螺旋槳飛機差不多

Charlie2020 wrote:
開發一架這種飛機的技術含量可以說是非常低! 由國內的人員去執行當然可以做到,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選擇現有市場上現成的商用教練機,實際上非常便宜。但是開發費應該是購買現成機費用的5-10倍!

這筆錢該不該花,非常見仁見智! 要訓練新人? 還是投資台灣的航太產業?


日本和韓國都是可以買到F-35的國家,
那為什麼日本還要自己研發F-3?
為什麼韓國還要開發T-50教練機和KF-X戰機?
韓國買不到M-346嗎? 買不到更好的教練機嗎?
F-35還可以匿蹤但韓國的KF-X可不行,
為什麼韓國寧可要花大錢去開發一個低階品?
而不把錢省下來買更多更強的F-35?

再想想,
之前台灣花大錢買F-16和幻象2000之後過了20.30年,
現在能做出什麼等級的戰機?
依舊是當年的IDF !
引擎還是那個F125 !
知道問題在哪嗎?
花大錢,但技術根本沒進步!

之前我提過一個說法,
少買幾架戰機,例如F-16原本預購66架,少買個6-10架,反正又不會因為少這幾架就開戰,
把省下來的錢去做研發,甚至花錢向國外買技術也可以(像這次潛艇)

要說訓練新人增加就業率也好,投資台灣航太業也好,
這些說法都OK啊!
反正錢都要花下去,不如花在能提升自我技術的選項上!
也許你會認為教練機技術含量低....沒錯!
但請問如果現在台灣能做出F-16等級的戰機嗎?
如果不行,還是先把底打好吧!
畢竟現在新戰機根本沒個影!
rukawa1 wrote:
日本和韓國都是可以買(恕刪)


以老美的技術,那架閃電研發一兆六千億台幣。

以台灣的技術?用韓國模式,大砍規格,去收刮美國的各種系統,東扣西減看能不能3000億內搞定。

如果沒有韓國模式可以選,那就變成挖坑跳海模式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不過,空軍司令部指出,相關評估審查由國防部戰規司執行,全案目前僅在需求形成過程中,
外界披露訊息細節並非事實,空軍沒有評論。


還有很多項目要花錢的
初教機不用花到600多億
初教機到時跟美國買T-6就可以了

要練功就給錢 作一台技術驗證機.
美國 F16-XL

中華民國台灣 IDF -XL

TW Energy wrote:
以老美的技術,那架閃電研發一兆六千億台幣。
以台灣的技術?用韓國模式,大砍規格,去收刮美國的各種系統,東扣西減看能不能3000億內搞定。
如果沒有韓國模式可以選,那就變成挖坑跳海模式

F-35太昂貴 美國空軍計畫F-36「五代減」戰機?
00:232021/03/20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上個月,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將軍(Charles Brown)承認F-35完全沒有按照原訂計劃發展,原本F-35的角色是取代F-16,是一種輕型、廣泛、多用途的廉價戰機,結果它成為一種造價與維護都極其昂貴的高級戰機。現在美國空軍表示,他們仍然需要一種新型的多用途戰鬥機,來替換老化的F-16機隊,同時強調這種新戰機不能重蹈F-35的覆轍,要在成本與後勤上仔細把控。它或許叫做F-36,是一種「五代減」的戰機。


戰機世界( Fighter Jets World)報導,布朗將軍如此發言,令許多國防分析師都感到意外,因為在此之前,F-35就是用以取代F-16的角色,在傳統「高低配」當中的「低位」,沒想到現在成了「高位」。正因為F-35目前擔任「高位」,這位空軍參謀長才會建議,應該再推出「五代減」戰機的計畫,補上「低位」戰機的角色。Hush-Kit雜誌表示,美國空軍目前還有783架F-16C戰鬥機,其平均壽命為28.7年,目前大多數戰機已到生涯後期,因此留給新戰機的開發時間並不多,如果真要有「5代減」戰機,必須加快設計腳步。

拜愈來愈優秀的AI技術之賜,或許新戰機的設計案可以在1年完成,結構零件也可以靠與3D列印技術來加快製造過程,但是其他的航電、引擎、飛控,可能就要先以現有的產品來將就了,畢竟便宜可靠是優先目標。

英文翻譯中文繁體
1.選字幕
2.設定 英文自動產生
3.自動翻譯
4.中文繁體
https://youtu.be/4SouMGfSh9I
https://youtu.be/4SouMGfSh9I


rukawa1 wrote:

少買幾架戰機,例如F-16原本預購66架,少買個6-10架,反正又不會因為少這幾架就開戰,
把省下來的錢去做研發,甚至花錢向國外買技術也可以(像這次潛艇)



當年可是有美國的技術轉移
台灣想拿到超越當時的技術
只能說難

看天劍二型
應該也30年了.有打算改款嗎?
更別說戰機上面的雷達跟尋標器還是跟美國買的

發動機沒有原廠零件支持
壽命連一半都困難

...................................
KF-X戰機
這可是啥技術都買的到的國家
光研發預算就要花上120億美金
可以買上百架F-35

假設成功
生產KF-X戰機
單價必定超過6000~8000萬美金

也就是說
基本南韓少說要生產300~500架才能回本
整體單價才能壓在1億美金以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