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elionJack wrote:
在看戰爭歷史的時候,有一個假說,假設性說法。
這些地方都是殖民地,不是家園本土,犯不著為這些地方拼命。
就是因為這樣,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大家都看穿英國是紙老虎
大概只剩台獨那票還認為英國很偉大很會打仗

Lisa_Hsu wrote:
這電影我沒看
不過記得祖魯人還有打贏幾場戰役
拿著洋槍大砲被土著打敗,英國人也真是誇張
JW75 wrote:
我的認知是,法軍在歐洲戰場、英軍在北非戰場及馬來戰場先後潰敗的關鍵原因,並不是因為英法的軍力、武器或輜重補給不如敵人,或英、法的將領是無能豬頭、軍隊缺乏訓練或作戰意志無心、無力抵抗,而是因為僵化恪守一戰時期的戰略及戰術方針,已經跟不上德、日等新興軍事強權的運動戰思維。
Lisa_Hsu wrote:
看緬北戰爭的紀錄片,孫立人帶著一群被日軍打敗的國民黨殘餘軍隊逃到印度英軍那邊,結果英軍就想把國民黨軍隊收編當下屬使喚,國民黨軍人不服,雙方吵了起來
孫立人西點出身英文流利,就負責協調。孫立人坦白跟英軍說,雙方要是對打,英軍絕無勝算。這時英軍才終於放下白種人高傲種族主義。後來英美提供國民黨軍隊配備,讓他們自己去打,這支隊伍回頭就在艱難的叢林戰中把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所以之前會輸不是國民黨軍隊素質不好,而是武裝配備太爛。也因此種下老蔣與史迪威不合,史迪威認為老蔣污太多美援,沒把錢用在軍隊配備
所以英法將領確實有豬頭的一面,堅持白種人優越主義,在東南亞就已經不得人心。而艱苦的叢林戰,也不是養尊處優歐洲貴族吃得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