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孝爺 wrote: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 桂河大橋 )二戰, 盟軍戰俘在集中營日軍押解下, 於 泰國 修建 桂河大橋.......... 就這片子出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看了3次以上。
hx135cb750 wrote:這部還不錯但真要看大場面我推薦蘇聯的莫斯科保衛戰1 侵略莫斯科保衛戰2 颱風作戰可看到一堆真的 T34/76 KV1 T34/85 BT戰車還有飛機對地攻擊的場面 1985年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中確實有T-34-85,但事實上該衍生型在1944年一月才開始量產。拼裝出來的德國戰車感覺是1942年下半年的水準。德國空軍的密接支援攻擊機也怪怪的。事實上是五六〇年代之交的捷克製Let L-200 Morava小型客機飾演Bf 110,後面跟著捷克製Zlín Z-326教練機飾演Bf 109。
莊孝爺 wrote:The Tank Russian war二戰, 蘇聯 T-34 坦克對上德軍虎式................ 這部俄羅斯電影片名是「白虎」(Белый тигр),2012年上映。片頭有一輛英製Infantry Tank Mark II,即知名的Matilda II。俄國片出現當年由租借法案取得的裝備,也算是不容易。
redshoulder wrote:德國空軍的密接支援攻擊機也怪怪的。 基本上跟當年美國片相比已經算不錯了場面浩大是美國片所比不上的這部1970年代初的解放系列電影則是用單引擎教練機來充數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hx135cb750 wrote:基本上跟當年美國片相比已經算不錯了場面浩大是美國片所比不上的這部1970年代初的解放系列電影則是用單引擎教練機來充數 歷史電影攝製無法完全重現裝備史實是由來已久的問題,就算擁有實際參與戰事的人員擔任技術顧問,或在CGI盛行的現代亦然。Yuri Ozerov執導的偉大愛國戰爭時代劇系列大概都遵循既定的模式:捷克製Zlín Z-326教練機飾演Bf 109、捷克製Let L-200 Morava小型客機飾演Bf 110、俄製Yakovlev Yak-18教練機飾演蘇聯戰鬥機及對地攻擊機。這些都是戰後的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