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台灣戰爭時沒有前線跟...(恕刪) 台灣的武器工業製造鍊,基本上與民間的無關,會外包的東西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做。而且我也不懂你為何會有,一半工廠停工的錯覺,民間可能是這樣,但是你回想下,二十年前的921有哪個政府機構 大型醫院 軍事基地無法運作。
疑,為什麼是美國跑去買挪威貨,而不是跑來買台灣貨?台灣一頭栽進去搞超音速雄三,結果美國卻看上了超長程滑翔慢速匿蹤彈,最後搞超音速彈的還要花大錢去求買低速逆蹤彈,這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不是台美聯合開發超音速彈最終成為美軍制式裝備?你們看看挪威同學這麼聰明,懂得搭美帝便車。
alanchentw wrote:最後搞超音速彈的還要花大錢去求買低速逆蹤彈,這出了什麼問題? 買就買, 還求買, 開製醋廠的啊.魚叉美國你要賣就賣, 不賣我就續買雄二, 求個屁.魚叉買了可以陸攻, 雄二雄三不行.魚叉戰時可以用金手指補滿, 雄二雄三不行.超音速反艦飛彈買的國家也很多, 多一種攻擊模式讓敵人挫咧蛋就是爽, 可以嗎??中科院再來就自搞匿蹤反艦飛彈, 總得給他們找點工作做, 可以嗎??
天衣神水 wrote:921大搖一次、中搖...(恕刪) 我只是說,那種單位基本上,像個小城堡,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有的單位,愛三就在附近。。。基本上比你家還安全。水電 食宿 。。。甚至看過養乳牛,提供牛奶。
alanchentw wrote:疑,為什麼是美國跑去(恕刪) 超音速反艦始祖俄羅斯都已經用八馬赫超燃沖壓發動機3M22鋯石反艦飛彈上艦測試,美國再跟台灣研發雄三有意義嗎? X51技術改一改玩極音速反艦才有競爭力。
愛。回。家 wrote:我只是說,那種單位基本上,像個小城堡,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 我了解,如果是子彈、砲彈....等結構簡單的軍品應該是可行,只是一顆飛彈有成千上萬個零件,不可能都在一個廠區內生產吧?需要上、中游協力廠配合,在敵人天天投彈的情況下,協力廠的料件都能準時生出來嗎?醫院也需要藥品、醫療耗材、醫療器材....等,這些東西在戰時也不一定都能及時獲得補充,老實說,這一點個人沒這麼樂觀。
天衣神水 wrote:我了解,如果是子彈、...(恕刪) 中科院也不止一個院區,你去查新聞最近中科院火藥爆炸的院區在那。而且中科院某些零件也會下單,找兵工廠製造,畢竟是同根生(當年聯勤兵工生產署撥出二個廠成立的,一個廠房就是現在信義計畫區)。所以我說,台灣的軍火生產鍊不在民間。阿貓知道阿狗知道,一開戰生產武器的單位會成為目標之一,所以廠房間的距離可謂非常豪爽,而且欺敵動作不斷。。防備措施,後備計畫都搞了七十年。你說的事不是不可能發生,但是他們會先從這些系統裡面找可以生產的機具設備,到時徵收民間工廠又不是不可能。別以為台灣軍火工業是組裝業。
愛。回。家 wrote:你說的事不是不可能發生,但是他們會先從這些系統裡面找可以生產的機具設備,到時徵收民間工廠又不是不可能。別以為台灣軍火工業是組裝業。 本人什麼時候說過台灣的軍火工業是組裝業?討論討論,閒聊閒聊而已,何必呢? 一年能生產100枚雄二也是生產,一年能生產20枚雄二也是生產,兩者有一樣嗎?閣下所謂從「這些系統裡面找可以生產的機具設備」是指可維持多少%的生產能量?其他的本人就不再問下去了......歷來戰爭證明,在戰爭時,無論是轟炸或者火箭飛彈,被敵人火網籠罩下的國家工業生產很難維持正常,例如:二戰初期的英國、末期的德國、日本、這些國家在被不定期空襲時,在沒有外援之下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就不錯了,軍備生產不可能維持正常運作,這是本人的觀點,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