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好像也不能說只有陸軍..)設計跟樣車就那幾個老問題,一個是考量生產成本(簡化複雜件跟外型),另一個就是消耗品會用到不能用才換(比如輪胎)像CM32 P0在車體外緣有切出小倒角,定型車也是砍掉變成直角,再說國內外觀設計偏保守也不是新鮮事了...
這就有趣了! 以色列有所謂的西奈沙漠。以色列有很大一部分戰場不是在像台灣的道路這般四通八達,有很大的國土面積上是有沙漠、平原,這種輪型車輛並不是和這種戰場,雖然輪型車輛調度快,但是對行駛路面要求相對比坦克高很多,它的裝甲薄弱又不太適合城市伏擊戰,因為城市戰裡面RPG相當多! 這個對以色列是相當不利的。看看過去以色列面對過的戰爭,尤其最近的戰爭,相當多城市內的戰場,我是有一點不太贊同這種用兵方式。當然以色列使用M113的經驗應該讓他們很清楚在城市中裝甲車的應用方式。但是絕對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些步戰合一的作法!雲豹用在城市戰場中,一定要去問問以色列,如何避免RPG的攻防,否則也會死傷慘重!我猜應該是步兵先行,遇到強硬目標才把裝甲車輛調到前面對付硬目標,要用裝甲車當前鋒減少傷亡的思想應該要完全作廢,否則到處都是裝甲車屍體。這一點台灣裝甲部隊要是不去演練一下,只知道標準交戰原則,一定會死很慘,老美應該要教台灣城市戰中的裝甲車運用原則,不再是平原上的裝甲兵作戰了。最近台灣軍方還要再替M113延壽,不是沒有原因。
kmpop wrote:有顆粒會加分 那是多片式輪框的組合螺絲不然這麼大的輪胎,又經常需要放胎壓好在惡劣地形使用框跟胎唇的結合會比正常胎更緊密,沒適用的拆胎機要裝進框理會鼠人的所以這類特種車的框多是多片式(不是像跑車的多片鍛造框是為了輕量化)拆裝胎,只要把框外側(照片裡那側)拆下來從輪胎兩側套進去再鎖好
cm601212 wrote:以色列的履帶運兵車不是直接用MBT來改,這8x8會全部取代全部的運兵車? 我猜是兩個都會並行,運用在不同戰場!上次虎憤在城市巷戰中都被幹掉好幾輛,雖然人員傷亡不多,如果是APC,可能就全車連人都報銷了!
以色列只是把部分沒啥小路用的主力戰車底盤改裝成裝甲運兵車或是裝甲載具使用,不是也不可能代表以色列陸軍的裝甲車都是戰車去改的,這誰受的了?一輛履帶裝甲車與主力戰車的油箱容積大約平均在3-6倍之間,也就是一個戰車排加的油差不多可以加一個裝騎連,但這只是容積量。燃油消耗量平均更是往4倍以上跑,像一輛M1A2的耗油量平均就是一輛113的5倍,這還是平均值,要是M1的油門用力給他催蕊,一個裝騎連的油都不夠兩輛M1在那胚車。以色列的那些戰車改的裝甲車一隻比一隻肥,馳車改的母老虎比勇虎還大隻,全軍都用這貨色估計以色列應該早就對沙烏地等產油國發動進攻了............另外113/21的結構真的超簡單,零件也便宜。生產雲豹過程中使用的技術(例如裝甲、砲塔、觀瞄等)可以很容易的裝上去。只是這發電機有點不太夠力,電瓶兩顆也少了點。只要不求浮渡功能113/21可以一定程度改得很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