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雲峰中程飛彈」4月已試射,學者:可直攻中國軍事設施

Daniel Wen wrote:
3Mach= 3675(恕刪)


打錯了,多謝提醒!
ebola01 wrote:
1500公里「雲峰中
媒體今天報導,射程達15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已試射,(恕刪)
幫補圖
1500公里都快到北京市了。
由船上發射,,,嘿嘿嘿
farmer3000 wrote:
彈道走的大氣溫度也有(恕刪)


Ramjet經濟巡航高度多在5萬呎以內,Scramjet則提高到10萬呎,要看【雲峰】是那一種衝壓引擎型式。
cougar2015 wrote:
1500公里都快到北京市了。

露出扁鑽,又不想刺激中南海的說法而已,打不到才奇怪啦!
不能不明白
天衣神水 wrote:
要看【雲峰】是那一種衝壓引擎型式。

是Scramjet,Ramjet 老美現在自己能做。
陸基的併老美的單子一起做較划算,應該空射版的規格也會做公版吧?
不能不明白
Daniel Wen wrote:
因为战术局限性,目标...(恕刪)

我勒个去!3马赫1500公里还不算什么????美国都木有啊!X51到现在都没成功呢!国军应该返销美国啊!
ebola01 wrote:
1500公里「雲峰中(恕刪)


中程導彈台灣很早之前就能做得出來,主要還是準確度的問題,但是這幾年老美跟台灣關係變好,很多原本禁止販賣的零組件都可以進口,自然導彈這塊技術會大幅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從2019年之後,越來越多導彈試射的新聞出來。

《台灣旅行法》2018年3月16日簽署生效之後,美國對台管制多年的武器關鍵組件和材料的禁令近期可望鬆綁,據指出,國防部向美爭取40多項武器關鍵組件和材料解除禁令,經美方重新評估解除輸台項目的禁令,第一波是以中科院本身具有製造與研發能量的武器組件與材料,因為管制了10年,因此包括飛彈使用的高精度陀螺儀、主動相列雷達控制介面組件以及固態燃料的穩定劑等19項,都是首波解禁的項目。

這種中程導彈當然是越多越好,反正對岸第一波也是導彈攻擊,台灣能立刻第一波也以導彈反擊回去,對岸防空密度更為薄弱的防空系統,自然能造成更多重大破壞,這樣對岸的進攻攻勢也會被破壞,而且也能有更多緩衝時間等國際介入,只要能撐到國際介入中國輸面就只會越來越大。
黑夜有雨 wrote:
3马赫1500公里


真的活在井底,老美之前沒有3马赫1500公里超音速中程導彈,只是因為之前跟俄羅斯簽有「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條約規定美蘇銷毀各自擁有的射程為500-5,000公里的中程導彈,中短程導彈及其發射裝置,禁止雙方生產和試驗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

老美只是簽有條約不敢大肆張揚,去年7月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後,今年3月就試射超音速導彈試驗成功,而且直接就5馬赫起跳,你還天真以為老美沒有中程導彈,人家只是沒光明正大拿出來罷了
alexlin1 wrote:
真的活在井底,老美之
老美只是簽有條約不敢大肆張揚,去年7月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後(恕刪)

我要是住美國一定投川普,就是因川普打算退出中程飛彈條約
他把一大堆過去美國總統不賣我們的全給了,
以前我們要買都會先考慮,集一數量再賣,
現在是賣一樣附兩樣相關的一次給。
黑夜有雨 wrote:
我勒个去!3马赫1500...(恕刪)


想太多
老美中程導彈會弱?真正讓前蘇聯全身不舒服的潘興II飛彈性能不好?
還特別簽定MRBM限武條約來讓美國銷毀潘興II
差點連戰斧都要被銷毀,靠著偽裝成長程反艦飛彈才矇混過去

而且退出中導條約之後,又可以重新搞MRBM
長程巡弋飛彈這個老美自然不很看重,研發力道投入較低
X51充其量就只是技術驗證,參數收集完,2013就收工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