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dmntz wrote:我认识北航的同学。我(恕刪) 我倒想看看連代表全大陸三千多所專上學府的中國科學院,他們連替解放軍開發的雷達DSP「魂芯」都要用美國MIPS架構,解放軍第56研究所替號稱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大陸叫「超算」)開發的「申威」處理器,又要用美國DEC Alpha架構,自稱全球最快的華為巴龍5000 5G數據機IC,仍是用美國CEVA的特種通訊用的DSP架構,還有堆甚麼亞里巴巴平頭哥百度騰訊處理器又是美國RISC-V架構、甚麼都倚賴人技術的國家到底可以搞出甚麼花樣來。🙈
peterpan200206 wrote:平頭哥百度騰訊處理器又是美國RISC-V架構(恕刪) 其實RISC-V是開源的,平頭哥用的商用RISC-V,是台灣晶心架構授權,矽財是創意電子授權,製造是台積電,基本上就是花錢外包給台灣作,所以無法拿到市場上賣。
steven0415 wrote:笑別人火箭爆炸還不如(恕刪) 台灣搞火箭是可有可無,在火箭與飛彈技術上是有幫助,但是商業化困難重重,自己的衛星自己發射沒問題,但是國外的case很難接,有政治問題,發射場地要蓋多大(目前只是實驗,真的要商業化需要國際機場的腹地),發射經驗不被信任,目前的火箭計畫期預期投資與收入全都靠國內預算(未來10年),如國真能成功,應該算是軍事投資的一部分,商業化沒個20年很難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