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gar2015 wrote:美國太空梭早就飛來飛(恕刪) 美国那时是和苏联冷战美苏争霸时以全国之力在发展航太火箭中国那时候一穷二白中国落后50年又如何继续追赶就是了航母使用落后百年也照样追赶前人落下的我们后人努力补上就是
YHWH wrote:跟以往相比是進步了,(恕刪) 氢氧机虽然比冲高,但是却不容易做到很大的推力。而更主要的问题是液氢储存非常麻烦中国在上世纪就已经是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氢氧机,第二个实现氢氧机二次点火的国家但是大推力的重型火箭,还是得依靠煤油机,比如长征9号主要就要依靠480吨级的煤油机
標題與事實有明顯出入。美國在52年前的土星5型火箭,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是140公噸,TLI是45公噸。蘇聯的能源號分別是100公噸和20公噸。大陸長征5號是14公噸和8公噸,而且中國火箭的推重比向來都比人矮一截,我看不到中國超越在那兒。
peterpan200206 wrote:標題與事實有明顯出入(恕刪) “胖五”发射成功!助力“超级2020”四大任务展望2020年中国航天一系列重大任务,长五遥三的成功,无疑将会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点1:担负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据长征五号总指挥王珏介绍,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看点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0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跨越。按计划,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看点3:助力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 长五B即将“首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据载人航天办公室介绍,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步伐。看点4:长征家族多型火箭迎来首飞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历程,也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0年,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将相继迎来首飞!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航天强国的基础是航天运输系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对我国多项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长五遥三的成功,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