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apsecp wrote:假如照這樣的原理來設計,應該沒有實用性可言,整個炮塔要如何轉向?炮管壽命?每發間隔時間多長?所以不能只靠火藥包推進對炮管損耗太大,質量重難以調整方向,在砲彈上應該有推進器與滑翔能力以及匿蹤能力
對巨型火砲歷史有瞭解...(恕刪)
stever2018 wrote:
初始速度有多大?炮彈...(恕刪)
炮口初速能視需要而調整, 若砲彈真做成NSHV構型, 那這門砲就不需要膛線
初速能提高不少, 炸膛機會也會小很多..
若老美依循巴貝多巨砲的設計理念
此種砲彈在超長炮管中是以分次點燃的推進藥包持續推進
而非傳統火炮推進藥包那種一次性點燃的猛烈撞擊
因此這種巨砲砲彈所受到的加速度將與傳統火炮類似.
若有需要, 老美大可把炮管延長來提高炮口初速
理論上這種做法能在砲彈承受同樣加速度的條件下達到甚至超越第一宇宙速度.
至於轉向部分問題也容易解決, 由於這門砲的目標很明確
且NSHV構型砲彈必定擁有飛行控制能力, 因此火炮只要固定朝向大致方向即可
剩下的就交給砲彈本身的導引與飛控元件去處理
oculata wrote:
炮口初速能視需要而調...(恕刪)
有意思!!
這裡好像很多朋友都提到二戰時期的 "巨砲" 設計!!
我想可能要放棄這樣的參考形式!!
發射段可能已經不是用化學炸藥了!!
而砲彈端可能形狀與流體模型也與現在的砲彈形狀差異甚大!!
但唯一的目的就是低成本與高爆炸力, 還有計畫中的極端攻擊射程!!
當然以現在美國的武器設計, 已經走向聯合打擊, 也就是在遠距的作戰指引上, 一種武器可以在多種載台上發射與執行任務!!
當然砲彈與飛彈的差別在哪裡??
當然就是飛行速度!!
我想這是針對那種 "極音速飛行載具" 所提出的一種反制武器!!
可能的話, 可能連這種砲彈都能以密集發射方式在遠距 "開始" 反擊 "極音速飛行載具"!!
拉大反應圈與大幅增加反制武器的近接反制密度, 是積極的反應作戰規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