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不必學以色列「全民皆兵」原因曝光網分析:反攻大陸大徵兵根本錯誤

YC_Jiang wrote:
比老美只是告訴你什麼...(恕刪)

台灣海空軍GG後.接下來就靠陸軍打反登陸戰
屆時對岸能動員多少登陸兵力.為了取得勝利可以消耗多少人.....
你很清楚?
你假設[一星期上得了2~3萬....].那一星期後就沒人了? 國軍與解放軍一起消耗人員.哪邊能撐較久?
你知道如今對岸有多少海軍陸戰隊?以後會增加到多少?會打造多少載具?可以同時從多少處海灘登陸?
不然你怎麼知道屆時有10萬陸軍就夠用? 而就算屆時還能有10萬陸軍吧.也不可能全都佈署在本島.....
更別提即使是在今天.陸軍都不確定是否有10萬人(扣掉海空軍.個人認為陸軍應不到10萬)! 何況面對少子化.若募兵政策不變.未來還會有10萬?
而國軍若失去制空權
那對岸還能出動空降部隊! 如此台灣陸軍就不是光在海灘對付人家的海陸而已
也別認為國軍防空飛彈數量那麼多.怎打得完怎會失去制空權? 除了可射遠火來消耗(對岸一枚火箭過來.國軍可能得以2枚甚至3枚飛彈去攔截.....).根本一旦指管通情被摧毀(未來利用無人機很有可能.....).那飛彈就算再多也沒用了

不然就乾脆假設陸軍沒用可以裁撤掉.不用再去想陸軍數量該有多少的問題
那光靠海空軍要撐起台灣防務.那有多少人有信心?
過去年代.還能強調[量]雖不如對岸.但能以[質]取勝.....如今看來連[質]的優勢也不再
不然從現在起要強化海空軍
那規模肯定要再大幅擴充才行吧
若不靠徵兵.能募得那麼多人嗎?
尤其還面對少子化浪潮

然而真正務實的做法
應該是追求能戰方能止戰的理想.也就是以實力追求和平
這也是大都數國家雖是處於承平狀態.但也要有那麼多國民入伍當兵.維持相當的現役軍力.....不就是在做給假想敵看? 希望能讓假想敵放棄進犯的念頭
台灣海空軍既然不是真有優勢能撐得起防務.就是應盡力追求反登陸戰力.也就是維持相當數量的陸軍.拉高對岸武統的難度
越能拉高登陸佔領台灣的成本代價.對岸就越不願輕易在軍事上冒險.如此就能讓台海繼續保持和平
而不是一直想縮減數量自我弱化.....豈不是像在鼓勵老共可在軍事上嘗試?
lsaeddy wrote:
屆時對岸能動員多少登陸兵力.為了取得勝利可以消耗多少人.....
你很清楚?


我不清楚 但台灣的灘頭能登陸幾隻貓
我當年負責的守區 我倒很清楚...
所有的台灣西海岸灘頭...
一天就在3~5000人間... 再多你也下不了船..

lsaeddy wrote:
而國軍若失去制空權
那對岸還能出動空降部隊! 如此台灣陸軍就不是光在海灘對付人家的海陸而已


空降部隊完全不同於一般戰機 只要有單兵或車載飛彈
就可以輕易反制 台灣的數量 不是中國有能力掃蕩殆盡的.
除非 他們已經能陸空結合打開通道了..
這與我們前提: 還在灘頭奮戰是不相容的假設..

就算真的如此...
這時 如果沒有打焦土戰打算 那可以準備投降了...

我之前的想定很清楚:

台灣不打算打焦土戰跟中國死嗑到底

因為 多殺十萬中國兵力 如果不能取得勝利 後果將是台灣面對更慘的報復
懂嗎?

所以 台灣能擊退一整波中國登陸攻勢 此時沒有美軍介入
而中國也不願意放棄攻勢 我們就要有結束戰爭打算..
這時只能選擇見好就收 而不是拿全國人命打一場焦土戰..

就老美的立場 他們這時再不介入 也會從此失去台灣了...

lsaeddy wrote:
然而真正務實的做法
應該是追求能戰方能止戰的理想.也就是以實力追求和平


錯了 台灣的國力 除非打算用人命打焦土戰..
絕對沒有單挑中國的勝算


如果老百姓沒這種覺悟 你就不能做這種軍事部署..

所以國軍從頭到尾就只能選擇有限度戰爭..
挫敗中國幾批登陸部隊 就等著老美介入主持和談了...

美軍不介入 中國打得再差 損失再大
只要有決心不計代價 最後都會是勝利者...

你始終把人力當戰力作法 這已經完全不合時代了..
就像台灣號稱250萬後備兵力 你我皆知實際戰力能有多少...
甚至連一人一把步槍可能都辦不到 不是嗎?

就像我前面講的 一個老美有實戰經驗的戰車營 都可以樂勝台灣整個裝甲旅了..
你還在期待用人數壓倒對手 實在很莫名其妙....
你當大家都是以為自己神功護體義和團? 當年大清帝國義和團十幾萬人
打不過1/5不到的八國聯軍 你期待此事在台灣發生?

老實講 只要老美介入台海戰事 中國一點勝算都不會有...
不管是海陸空軍都完全不是對手 中國除非有本事排除美國介入可能
否則動手全力攻台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 現在中國與台灣 備戰方向 都不是傳統曠日廢時 風險與變數極大的登陸/反登陸戰
而是速戰速決 1~3天 甚至24小時內就要決定勝負的斬首作戰
中國唯一的勝算 就是在美軍能反應介入前 直接消滅 控制台灣政治中樞 讓美軍不及反應
造成既定現實 才可能阻止美國後面的軍事行動..


台灣方面 國軍也很清楚中國解放軍的想法..
台灣購入這108輛M1 目前的想定就是拿來戍衛首都 防止中國奇襲淡水河口與空降精兵作戰..
這種作戰中國不可能等幾百架甚至上千架戰機 百餘艘船艦集結
大量飛彈就定位並實行幾天的轟擊 才浩浩蕩蕩出發攻擊 這樣早失去奇襲之效...

要能不驚動台灣守軍 戰機頂多百架以內 數十架運輸機 十幾艘快速運兵船及少量輕裝甲車輛..
加起來兵力根本不可能破萬 火力與裝備也劣於台灣守軍 就得硬上...
等你都準備妥當 全世界早都知道了....
但如果台北盆地附近有M1守著 缺乏重裝備的奇襲軍 就算幾百甚至上千精銳
都無法輕易壓倒區區一個連十來輛M1 整個行動不是得增加數成兵力 就是大大提高失敗可能性..
我覺得超好笑的,有清楚思維論述的人在嘗試說服一個義和團團民,
該說誰笨誰聰明呢?
在不反攻大陸前提下,搞大徵兵的思維根本錯誤是沒錯的,但是學習區域自衛戰鬥卻是應該的。台灣要學的目標是瑞士,建構一定強度的陸軍是應該且必須的。

瑞士役期男子經過約莫為期5個月的基本訓練後,直到34歲這段期間,每年都會被要求服役幾個禮拜,類似「教召」,台灣與瑞士義務役的差別是瑞士是真的再訓練,台灣是有制度但是上下大家一起混。
終戰線想定是不能說的秘密......
這條線比台海中線還重要....

線放的太前面 對士氣影響很大
線放的太後面 又怕戰後太血腥....

我只能說 放下了武器 命就是別人的.....
看看ISIS初期怎麼處理投降的俘虜.....
那些部隊跟百姓 還真以為雙手一舉就沒事了?
整票人串著 跪在河邊 一槍一個.....
當初還不如趁手上有武器 好好拼一把....

一國兩制都不能聽了 還有人覺得戰事結束後 會有好日子?
我個人是不那樣覺得.....
========================================================

改募兵制時 本來就是一整個亂搞....
走向是對 但 做法整個不對.....

二者並行
募兵來的志願役 應以戰訓為主....
用力操 用力訓 最好的兵裝都往他們身上塞

義務役則除一般訓練外兼顧營區雜務 讓志願役專心整訓....役期維持一年即可....
如勤務營或連或排....
(或是戰備提昇時 獲召的後備人員的收納單位)
那些浪費時間的 哨點 勤務 雜事 就由義務役 在訓練之餘接勤.....

若遇到戰時
這些義務役則打散 直接編進營區內其它志願役的單位....
一個步兵班多補1-2個義務役 對戰力不會有太大影響....
甚至機槍班多一位彈藥兵 等等...
又或是 將後備部隊編入義務役的單位....

===========================================

要不要走到血腥的巷戰....
取決於 台灣的部隊準備了多少...
戰場經營的成效如何....
目前來看 我只覺得會是一場悲劇....

對於海空軍來說....
如果事前就知道戰爭在敵軍登陸後 陸軍在沒有太大的抵抗下 就以國軍投降做結束....
我想 很多海空軍 也不一定打的下去.....
扣除軍服外...他們也是人.....

更甚者 第一線的陸軍知道 幾個重點區域失守 就結束....
我說這仗也真的沒啥好打的....

大家東西收一收 包一包 換面旗就好......

================================================

老話一句 槍櫃彈箱拉出來 我自已會去領....

自由獨立是用血換來的 不是祈望人家分給你的....




忘了回覆主題......
當年那票人 把整個中國丟了 跑來台灣......
還真以為自已打的回去?
只怕國軍的最高領導人 還只冀望別丟了最後的一片土地 就偷笑了....

徵兵只是在最小的費用下 用來維持主權的唯一手段....
YC_Jiang wrote:
服過一年以上義務役的..
一個戰車上士
指揮一輛戰車 要五年服役時間才夠...
我們台灣像我自己當年預官 6個月就叫我們上去當排長..
一般部隊戰車士更只需要4個月...(恕刪)


現在部隊不是這樣哦,
我兒子陸專畢業的士官現在在裝校受訓,訓期是6個月,
戰車4員職務都要學會,上課後測驗,期末測驗
現在士官學歷要求要專科以上,...一台戰車4人,除了彈藥兵其他都是士官,

我兒子單位在萬金營區,車長都是資歷深的上士,
現在部隊缺少難升,很多30多歲還是上士,那個單位含其他裝甲單位也很多下士掛3年沒升的

現在士官與以前時間到就升不一樣了
台海戰爭結局
最終還是看美國出不出手

美國出手
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就算你登陸30~50萬解放軍也是一樣的結果

共軍登陸台灣
美軍就不能再次登陸台灣?
會出現
歷史上最大的反登陸作戰


美國不出手
結果台灣就會向敘利亞一樣
居住民戰鬥打到天荒地老

最終下場
台灣也可以跟俄羅斯求援
讓俄國勢力進入台灣
這也是美國最不樂意看到的結局

問題是
某些五毛份子
一直認為
美國會不去幫助
為自由.民主而戰的台灣人民嗎
台灣向後退 wrote:
瑞士役期男子經過約莫為期5個月的基本訓練後,直到34歲這段期間,每年都會被要求服役幾個禮拜,類似「教召」,台灣與瑞士義務役的差別是瑞士是真的再訓練,台灣是有制度但是上下大家一起混。


台灣不能這麼幹的原因..

是因為老百姓沒覺悟 無法說服他們對軍事做出這等付出與犧牲

連打個戰車砲 或砲兵實彈訓練 都會有一堆里長帶著一堆人甚至民代
來罵擾民 甚至要賠錢..

瑞士的做法 就是全民皆兵 有打焦土戰準備..
這是需要很大覺悟的 不只台灣 絕大多數國家
沒到火燒眉毛或山窮水盡 很難做出這種選擇....

而這種戰法 也決定於中國願意用多少力量來跟台灣死嗑...
如果中國願意拿個100萬人來犧牲 那麼這樣的努力也不見得管用...

事實上現在中國連拿出十萬損傷都沒辦法....
一胎化世代已經幾十年 一個人撐著兩三家人的狀況很普遍
戰損會是幾百萬人的社會問題 比返鄉創業幾百萬人還嚴重...

就是因為兩岸目前都沒這種本錢與覺悟
加上美國的態度以保台不戰為主
所以台海才會將僵著幾十年...
先不論台灣不必學以色列「全民皆兵」、反攻大陸大徵兵、消弱台灣國防戰力
容易從內部分化等的論點是否是錯誤,現代戰爭即便是科技、按鈕決勝,但最
終還是需要「人」去實質佔領才算勝利。所以天上飛的、海上漂的、陸上爬的
軍種一個都少不了,只是比例分配權重的調配。


再者,若是瞧不起國軍戰力,唱衰撐不到馳援的那天,又不想站出來全民皆兵
抵禦外敵。那麼思考方向就要求老美派兵駐台,跟南韓一樣每年付十億美金給
老美嘛!川普也會樂得收錢。啥?!盡講幹話,不想付錢又不想全民皆兵自己
保護台灣,也不想買裝備保護自己?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


即使小小的台灣戰力再強,也是要能挺過國際馳援的時間。怎可預想被登陸就
投降的戰局?台灣建軍方向是依足夠撐到國際馳援的時間,那怕是三天、五天
、一星期、一個月等以上,而有不同的建軍規模規劃。


假設以現代科技數據分析,現有戰力只能撐五天,而美國等國際干預力量馳援
方期待國軍至少要能挺一星期以上,那麼台灣三軍包含陸戰隊等戰力規劃就必
需對應到這個標的,無論是採回歸徵兵,或是全募兵下加強後備訓練等規劃,
再搭配現代化軍購等,這些才是重點該做的。一直執著於一登陸就等於投降了
,對國防戰力規劃在實質上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成為心理統戰的工具。
屆時還再扯台灣平時花大錢撐久點是讓美軍撿尾刀等政治算計幹嘛?重點是確
保台灣不被共產黨佔領啊!
實戰經驗值很重要,不過在孫子兵法五事裡,約可佔一事,但還不是全部。

像指揮官謀略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敵對指揮官五年經驗值,謀略普普,帶領五年經驗的精兵;
而另一方指揮官二年經驗值,謀略能力強,帶領只有二年經驗的兵。
人數相同,而二者上陣誰勝誰負呢。

人數跟經驗值都會有加成或相互抵消的效果,二者都重要,端看那種的比例適合我們。

台灣的指揮官,多一些軍事才能像以故孫立人將軍的現代將官來軍隊高層,整體都會向上帶動,自然無懼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