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空軍勇鷹高教機是 自立自強?還是敝帚自珍?

ayoyo wrote:
可否給的連結? 我看...(恕刪)


下一代的藍鵲高教機主翼加厚、飛機的座艙也都要重新調整,針對未來藍鵲機想要武掛的部分,專家認為應該還是以空對地的彈藥為主。其實目前AT-3教練機就有飛彈跟炸彈的掛載點,藍鵲延續這樣的「優良傳統」可以訓練,還要能投入實戰,擔負輕型攻擊機角色。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politics/831294?from=Copy_content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831294

(之前的新聞有這段)
ayoyo wrote:
可否給的連結? 我看...(恕刪)


這兩個也有寫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32019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72661
grezzo wrote:
這兩個也有寫到https...(恕刪)


感謝提供,的確有講到,太好了
有人出來幫中科院叫屈
因為是由國防部委託中科院設計,再交由漢翔生產


https://youtu.be/kNpJeHjZW9M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yoyo wrote:
勇鷹號最主要的目的是傳承經國號的研發人員所累積的經驗,台灣後續要自我開發戰機才有可能,我有點惋惜研發人員沒有改變機翼的攻角以及厚度來增加航程以及減少進場的速度,不過礙於時程,大概也只能這樣吧...(恕刪)


別擔心! 就算翼型沒變氣動力外型通通不變,機體重量降低1000公斤,降落速度就慢下來了。況且這高教機應該減輕不只1000公斤,可能高達1800-2000公斤減重,此時速度降低應該可以超過15節以上。
自由風0704 wrote:
下一代的藍鵲高教機主翼加厚、飛機的座艙也都要重新調整,針對未來藍鵲機想要武掛的部分,專家認為應該還是以空對地的彈藥為主。其實目前AT-3教練機就有飛彈跟炸彈的掛載點,藍鵲延續這樣的「優良傳統」可以訓練,還要能投入實戰,擔負輕型攻擊機角色。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politics/831294?from=Copy_content..(恕刪)


我本來也以為有修改,但是在國防展上問漢翔工程師,他說翅膀與翼型完全沒動,但是有大幅改用複合材料減重。
所以聯合報是覺得IDF是一台破掃把嗎?
前緣襟翼看來設計沒有改變,要靠減重降低進場速度,有點風險,只好拉高攻角,可是之前IDF的高攻角重失速陰影在哪裡,老鳥都有點擔心了,要給菜鳥一直高攻角touch'n go,不是不行,軟體控制要很好容錯範圍要大,不過都軟體控制了,菜鳥練得到基本功嗎....

民主國家政策沒有絕對的對跟錯,國機國造,滿足了政策需求,能否滿足另一端的需求,只能時間證明了
Eglin wrote:
只好拉高攻角,可是之前IDF的高攻角重失速陰影在哪裡...(恕刪)


這一點是狗放屁,IDF與高教機的降落攻角是電腦控制最大攻角,你無法拉更大,電腦全自動控制防止失速,你說得真是一派胡言。

IDF雙座的問題是叫作倒飛重失速,軍盲根本屁都不懂,只想來騙人嗎?
而倒飛重失速這問題危險嗎?正常戰術操作是不會這麼飛,也非常難飛到這個田地,除非是特技飛行,所以,當部訓機或高教機,這個問題根本不影響飛行安全。
BTW, 所有客機都不檢驗倒飛重失速這個項目,客機當然也不會飛到這個田地。
fbi0072653 wrote:
【重磅快評】勇鷹高教...(恕刪)

我短見認為光把6百多億,留3百億給國內廠商,我就覺得超棒的!

有就業能累積國內廠商航太能量,又有税金抽!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